前浪、后浪共建AI人才“朋友圈”,中国本土AI人才加速崛起

作为AI青年科学家代表,氪信科技CEO朱明杰对此深有感触。他观察到近20年中国的AI人才成长非常迅速,这些人才在国内接受过高校培训,又在海外进行过充分学习,如今纷纷回国创业或从事学术研究。

从另一维度而言,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开始向世界发出中国AI之声。近日《自然》子刊上发布了一篇《新一代中国人工智能》的论文,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关于中国AI发展的全景综述。

中国AI力量之所以能够在国际视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朱明杰认为这与中国极其丰富的AI应用场景密不可分。“为什么腾讯的AI Lab一下子可以有20多篇论文入选ACL(国际计算语言学协会年会)2020的论文收录名单,原因就在于腾讯产品拥有大量的应用场景和数据,在此基础上可以很容易地做出科研成果,海量数据是AI企业发挥价值的重要依据。”朱明杰告诉第一财经。

这一优势也体现在金融领域,朱明杰所创办的公司主要聚焦于金融场景,他发现中国银行的用户量、交易量、数据量和复杂程度都是全世界最高的,而且中国传统银行和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激烈,传统银行创新诉求更强烈。

不过当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融入到更多长尾场景的时候,通用型人才匮乏问题越发明显。

“前浪高、后浪急。”7月11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球人工智能的传承与发展》特色论坛上,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如此总结AI领域的人才发展现状。

他认为在中国如此好的发展环境下,青年一代AI人才要突破“前浪”因时代限制造成的局限,去做更多的尝试。在超越他人以后,看到的是无穷大、无方向的零空间(null space),可探索的方位增多。

《新一代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指出,未来高校需要培养两类人工智能人才:一类是具有能够引导创新的基础研究能力的人才,另一类是具有能够将创新转化为实用产品设计能力的人才。人工智能的下一个突破将是在跨学科方面,利用神经科学、物理学、数学、电子工程、生物学、语言学和心理学来提供重大的理论、技术和应用创新,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重塑国家工业体系等。

智能产业生态的不断丰富,让人工智能技术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商业应用。在AI研发领域,“前浪”尚在高歌,“后浪”汹涌已至。二者追逐碰撞,激起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波澜。

AI未来是否会进化到取代人类的地步,一直是科幻题材的热点,也是大众十分关心的话题。沈向洋院士认为,现在的人工智能超越了对体力的延伸,已经发展到对脑力的延伸,受脑科学的发展程度限制,人们对无法理解的事物感到恐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人工智能下一站的主战场在哪里,也是所有AI从业者关心的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院士认为,现在人工智能应用较为得心应手的大多数是在图像、视频、语音等感知层面。下一个主战场将会在认知层面上,即语言层面沟通交流、互动可能会有比较大的突破。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 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此外,技术的发展会取代很多人类现有的工作,这是每一次工业革命会出现的必然结果。高文院士认为,重复性的工作有可能会被取代,但没有必要太过担心。“把自己的本事训练好了,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大概就不会有这个临界点。”

从产业视角而言,人工智能创业项目也开始从早期追逐热点,转向更加注重核心技术能力和应用潜力。朱明杰认为,计算机科学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还涉及到从业人员的市场能力和产品思维,技术到最后一定要变为生产力和产品,这就对AI人才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

文章作者

    邱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