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又要“大改革”?1.5亿人将受影响,你的“钱袋子”要少了

一些较好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都是会缴纳公积金。在我们买房时,公积金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久前,在关于是否取消公积金的问题上,黄奇帆表示,公积金已经到了取消的时候,但他也提出了几点调整公积金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一刀切。随后,楼继伟、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等人也表示,公积金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因为在他们看来,公积金的作用似乎越来越小了。

当然,“取消公积金”的想法还没有落实。因为目前,公积金仍然是很多人能够低价买房的主要保障。因此,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公积金迎来了新的“改革”。截止2019年,中国实际缴纳公积金的职工人数已达1.49亿人。因此,公积金上调缴存基数,间接影响着近1.5亿人!

按照往年的习惯,6月底为公积金年息结算日。与往年差不多的是,今年的住房公积金又迎来了上调。虽然各地的缴存基数不同,但都是选择了上调缴存基数。近期,南昌、昆明、哈尔滨、重庆等地相继出台了公积金调整方案,并且都是上调。一些专家还表示,上调公积金较粗怒基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职工的基本住房需求。毕竟,设立住房公积金的初衷是为了减轻职工住房贷款的利息负担。

由于公积金的调整与我们的工资有关,很多单位在6月份完成汇缴业务后,选择根据上年度员工月平均工资调整公积金缴纳基数。那么,上调公积金缴存基数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工资也会提高呢?事实上并不是,甚至有一些人的工资会出现下降情况。因为在缴纳公积金的相关事宜上,个人和公司各承担一半。

当公积金缴存基数上调时,个人缴纳的部分也会增加。换句话说,一些人的工资可能会下降。但是别担心,我们缴纳的那部分仍然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所以整体而言,上调缴存基数并不会让你的资金出现损失,而且这笔钱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取出来的。如果公积金缴纳基数上调,这笔钱最终会进入你的个人公积金账户。

不仅如此,许多城市还规定了缴纳基数的下限,通常由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决定,有些地区还规定了平均工资的60%。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减轻中小企业的压力,许多城市选择不调整公积金缴存的下限。因此,企业缴纳公积金的压力相对较小。专家也表示,决定一个地区的公积金基数是否上调主要依据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多地上调公积金基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去年相比较前年而言全国各地的职工工资呈现出上涨的趋势。毕竟明年的公积金基数如何调整,要看今年职工的工资水平。

除了公积金缴存基数的上调,还有一些事我们需要关注。根据《全国住房公积金2019年度报告》,2019年全年,中国发放个人住房贷款286万笔,总额超过1.2万亿元。而且,全年提取住房公积金业务超过5600万人,总额超过1.6万亿元。当然,想要提取住房公积金,也有一些特定条件。例如:用于租房、还房贷、装修等等,只有满足条件,才能够申请提取业务。

此外,公积金资金的安全保障工作也比较到位。2019年,我国公积金缴存额已超过2.37万亿,资金实力雄厚。而且,就整个公积金贷款而言,逾期率普遍较低。截至2019年底,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逾期率仅为0.03%。

确实,公积金已经出现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商业贷款,公积金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公积金的利率相对而言比较低,有公积金的人通过公积金买房也是很划算的,所以这群人肯定不支持取消公积金,而且到现在大约有5500万人享受公积金带来的好处。用公积金买房子比用商业贷款买房要便宜得多。虽然公积金还没有被取消,但是相关的改革仍然是必要的。

在2020年5月18日,《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发布。在此意见中,已经明确的支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这也从侧面表明,国家暂时不会取消公积金,但公积金改革势在必行。现在一些省份已经开始调整公积金。在新的变化下,公积金对职工工资还是会有一定影响的。

除此之外,公积金缴存基数上调,主要影响的是高收入群体。一般来说,如果每月平均工资能达到五万元,设定上限可以为他们节约2400元的公积金缴纳,从原来的每月6000元降低到每月3600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必须严格执行“限高保低”的标准,这也意味着公积金上限的上调,大部分还是与高收入群体有很大关系,他们可以缴纳更高基数的公积金。对于收入一般的职工来说,工资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如今,关于取消公积金的争论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虽然国家还没有表态,但从公积金的调整幅度来看,短期内取消公积金是不可能的。如果是你,你支持取消公积金还是保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