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发布 哪些变化值得关注?

央广网北京7月16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7月16日上午,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与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相继实施的大背景下,2019年被认为是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哪些结构变化值得我们关注?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9年)》(以下简称“报告”)以理财登记系统的大数据为基础,全面反映了银行业理财市场的运行情况。

报告显示,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保持了稳健增长的态势。2019年末,非保本理财产品4.73万只,存续余额23.4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15%。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副总裁张世杰分析:“从整个市场的募集金额和存量余额来看,应该说整个市场是平稳增长的。‘理财新规’和‘资管新规’发布以后,整个理财市场的管理和运作模式都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理财产品募集的形式主要以公募为主,净值型的产品发行力度在不断地加大,新发行的理财产品以中低风险为主。应该说整个产品的结构更符合普通居民的投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自“理财新规”开始实施以来,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力度在不断加大。2019年,净值型产品累计募集资金50.96万亿元,同比增幅67.49%。中邮理财副总经理刘丽娜认为,这是新规下银行理财产品加速结构性变化、整个市场加速转型的一种体现,这使得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收益出现分化。

刘丽娜说:“原来你买理财基本上是预期收益型,就是我告诉你,可能你的预期收益(年化)是4.2%、4.3%、4.5%,你基本上拿到的是这个。我投资的资产收益跟你的预期收益是分离的。最近大家看到理财的净值波动也越来越常态化,比如前一段时间债券市场发生了一些波动,债券价格下跌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一些纯债型的理财跌破了净值,但是一些配置了股票市场的产品就表现得比较稳健。可能过一段时间我们会看到,这种大类资产配置型的产品还会表现得更好,因为现在股市非常好,我觉得这是理财未来一个很好的转型的方向。”

最近一段时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保持下降趋势,部分产品甚至在年中出现负收益现象。这些变化能否从数据的升降之中找到合理的解释?

近期,受到全球经济放缓、各国央行采取大幅宽松政策等的影响,很多市场的债券利率随之下行,导致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甚至出现负值,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刘丽娜认为,这只是理财市场向净值型产品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短期变化,并不等于理财产品本身风险加大了。她分析:“这次短期的波动,其实是因为债券市场在最近的5月份出现了一个三年以来最大的波动,所以才出现了纯债类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的波动,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市场形成的情况。但随着市场的平抑,它的净值很快就会回来。它不会像股票型的产品,发生那么大的亏损,以至于出现本金亏损很多的情况。退一万步讲,很多债券即使短期净值出现了波动,如果它是一个中长期的封闭型产品,即使持有到期,我仍然可以拿到债券的票面(利率)。现在AAA级,如果是投资型债券,基本上也都有三点几、四点几的收益,所以这就是产品的设计能够保证我们本金的安全,是这样一个逻辑。”

而实际的数据变化也支持这种说法。报告显示,新发行理财产品以中低风险产品为主。2019年,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量为94.86万亿元,占比85.02%。债券等标准化资产仍然是理财资金配置的主要资产。2019年末,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超过78%。低风险的投资品种仍然是这个市场里绝对的主流。

而曾经市场里很重要的投资组成部分??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持续“双降”。2019年末,同业理财余额0.84万亿元,同比再降31%,占理财产品余额的3.59%,较2017年初的高点23%下降超过了19个百分点。而新发行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加权平均期限为186天,同比增加了约25天,期限在3个月(含)以下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在迅速减少。张世杰认为,总体上看,银行理财仍然是比较稳健的理财选择之一。他说:“投资也是这样,它是跟整个经济环境挂钩的。它有一个低点的徘徊,也有一个持续的情况。从年报的总体数据来看,应该说是比较稳健的。”

不过,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逐渐完成过渡,陆续开始的转型之路也意味着这个20多万亿元的理财市场将迎来更规范、更多元的发展之路。作为老百姓“钱袋子”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普通人又该如何看待庞大的转型中的银行理财业务,以及怎样选择自己的理财渠道和产品呢?

报告显示,2019年末,共有17家理财子公司或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其中10家开业。5家国有大型银行下设的理财子公司发行了理财产品,余额合计0.8万亿元,均为净值型产品。理财子公司初具规模。刘丽娜认为,这些新的转型变化意味着普通投资者将有更多的理财选择,但投资者也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作出理性判断。

“净值化的波动不代表老百姓肯定会亏钱或者赚钱,净值化的本质是,你拿到的收益跟我在独立账户下三单投资的这些资产是相关的。比如你的风险偏好比较高,买了我一个风险偏好比较高的产品,我如果配置有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你就有可能会拿到比较高的收益。但是如果你不想买这么高风险、高波动型的产品,你就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选择低风险的。像货币类的产品,基本上就不会发生本金的亏损。所以净值化以后,投资者应该更理性地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理财产品既有高风险的,也有中低风险的。”刘丽娜说。

而为了防止老百姓被蓄意欺骗,在银行遭遇“飞单”,买到不是自己想要的银行理财产品,张世杰建议投资者在银行签署理财合同前,登陆“中国理财网”,在网站首页“鉴别产品真伪”或“理财产品”栏中查询产品的实际情况。他说:“每只银行理财产品在发行之前,都要获得理财登记的一个编码。所有产品的销售文件上,首页明显的位置都要标注这个理财产品在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登记的编码。在网上可以通过编码查询这只产品是不是合规发行的,可以有效防止‘飞单’。这是理财投资者避免风险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