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阴霾密布,尤其是各大国际金融组织相继释放不看好美国经济走向的消息后,美国政府焦急寻求破解方式。在无视健康危机强势开工、美联储大量放水等诸多举措后,美国经济仍然没有明显性好转,同时美国还遭遇了多国抛售美债,以及在贸易问题上的失败,在这样的前提下,美国正考虑动用美元杀手锏。
有美国议员提出建议:不让中资银行获取美元,并停止这些机构使用美元结算,以此达到敲打对手的目的。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所持有的美元计价债务高达1.1万亿美元,这一数字与其美元资产规模相差不大。法案提交者认为,如果切断美元的供应,中国银行就会面临美元短缺,进而失去使用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能性,甚至影响到在海外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无法正常进行美元结算,进而也就减少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机会。
自以为是的狠招,真的能让美国笑到最后吗?实际上,不向中资银行提供美元的代价很可能是美元失去国际货币的主导地位。简单来说,美元之所以能够坐稳世界货币的位置,间接帮助美国收割全球利益,主要是因为这一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频率最高。而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贡献国之一,中国2019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31.54万亿元。中国一旦被限制了对外贸易,也就意味着美国在国际市场的流动性减少,相反还可能促进其他货币的流通。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国有银行其实早就修改了应急计划,不会任由美元操纵。且美国无法忽视中国是其海外的第二大债主,即便是在中国减持了一定美国国债的基础上,手中持有的美债依然超过了万亿美元。若美国真的切断对中资银行的美元供应,那么中国也可能不再使用美元资产,所持有的美元债券对冲保值随之失去意义,到时候中国一定会大规模的抛售美元资产,那么美国又何来信心维持现有的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西方媒体评论相关法案是非常差的建议,甚至可以说是帮倒忙,因为在当下全球正流行“去美元化”的大趋势下,美国还要减少对第二大经济体的美元供应,只会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笑到最后的显然不会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