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回调,楼市调控加码,“3.3万亿”险资加持!钱该放哪儿?

摘要:给险资松绑

撰文|蜜姐

前两周股市行情大好,身边一位朋友的两支股票被套牢了5年,都翻红了。去年还口口声声再也不玩股票了,最近到处打听买点啥好。

本周却遭遇了连跌三天,这哥们似乎一下子又冷静了不少,但心里七上八下的,犹豫不决。恐怕他的心态也是不少投资者的写照。

前两周担心没机会上车了,等着回调。这周一跌,又担心不是回调这么简单,而是要跌跌不休了。

好在本周五上证指数又微涨了点。更大的利好消息是险资松绑。

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

该通知明确,“积极发挥保险机构作为资本市场重要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提升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自主决策空间”。

这个决策的空间有多大?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险资明确八档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最高可到占上季末总资产的45%!而此前最高比例为30%,也就是整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万亿险资的增量资金可以进场。

据银保监会官网发布的信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22.57%。也就是说,其实还没有达到原来规定的30%的上限。

其中,长期股权投资1.95万亿元,占比10.05%;股票1.54万亿元,占比7.95%;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0.54万亿元,占比2.76%。险资注重长期投资的意图明显。

而就在本周,深圳调控加码的消息也是到处刷屏。

一方面,深圳作为一线城市和风向标,楼市调控加码,坚持房住不炒的信号明确。

另一方面,险资松绑,发展股市的力度和决心都很大。

当然,重要是本周四,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们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半年报,经济的逐渐恢复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

分季度来看,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这个增速应该说十分难得,也非常让人振奋。这至少说明,今年我国经济相对世界,率先恢复的可能性极大。

房地产,今年上半年的“贡献”也是十分明显。除了深圳、杭州、成都等个人城市新房销售火热,甚至再现了“万人摇号”。整体上,楼市恢复较快。

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例,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2780亿元,同比增长1.9%。注意,已经实现了正增长。其中,住宅投资尤为明显,金额为46350亿元,增长2.6%。

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增速尽管同比增长为负,但恢复也十分明显。(如下图)

但深圳近期楼市调控的加码,说明恢复可以过热就会出手。尤其是销售端的调控,增值税免征期限从2年提高到5年,进入市场不容易,要想套现离场更不容易。

虽说,支持的方向很明确,但我们要看到从过去的经验来看,韭菜被收割的最惨不是熊市,恰恰是牛市。

利好是大方面,但个人投资需要精细化操作,至少了解市场的基本规则,知道投资的基本逻辑和做好安全准备,比如留足现金,安排好基本的家庭保障(一定时期的生活费、保险等)。

而不是听信某些“大师”之言,All in之后就开始期待发财了。

像前文提到的那位朋友,尽管担心他再次上当,给他发了不少学习资料,但依然热衷找人荐股,而不是提升自我,实在是容易再次对股市失望……毕竟,我们只能自己对自己的钱包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系闺蜜财经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