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消息,近年来,重庆新能源产业实力不断增强,产业体系逐步完善。重庆税务部门通过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引导企业不断朝着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方向前进,护航山水之城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通过转动的风叶将风能转化成电能,源源不断输送到千家万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在能源发展转型、营商环境优化等因素助推下,已构建起研发、产销全产业链发展的集团化运营模式。
走进中国海装的LiGa大数据中心,显示屏上跃动着800多台风力发电机的风速、风向、发电功率等实时运行数据。据该公司财务负责人王革介绍,每台风机搭载了400多个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LiGa大数据中心不仅能对发电机进行全方位监控,还能对运行状态进行人工智能分析并进行健康状态预警,设备检修效率提升了40%左右。
大数据智能化的背后,离不开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实施,为企业发展提升“风能”、加大“风速”。
“风电行业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产业相比,技术更新较快,研发成本更大,成本下降空间有限,企业背负着经营和资金双重压力,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为我们‘松了绑’。”王革说,税务人员总是第一时间讲解辅导新政策,确保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翻开中国海装的减税降费账单:2018年减少增值税支出近1062万元;2019年减少增值税支出706万元,可加计扣除以及加计摊销的研发费用达4973万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受复工延迟,订单无法及时消化,中国海装资金周转吃紧。企业发展遇到“新问题”,国家及时出台了“新政策”。截至6月底,中国海装已累计享受减免社保费450万元,预计全年将享受900万元减免。
“在减税降费政策的支持下,我们将会坚持新能源风力发电研发道路,让山水重庆拥有更多蓝天白云。”王革自信满满地说。
减税降费政策助推新能源高速发展、新技术加快迭代。在重庆永川,智能产业群聚,带来新发展优势,通过落实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该区220余户次企业近三年已享受税收红利6.14亿元。
在产业升级、动能转换的推动下,绿色发展为城市环境改善带来变化。7月8日,重庆生态环境部门通报数据显示,今年1-6月,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69天,占比超过92%,较上年提升近4个百分点。
为让蓝天白云常驻,重庆税务通过践行绿色税制、落实减税降费,正向激励企业改进技术、节能减排,达到绿色发展和降低税负的双重目标。“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美好愿景,正随着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步步成为现实。
国家电投集团远达水务有限公司掌握了从取/引水、净水、过程水精处理、污废水处理及回用全过程的技术,形成了研究开发、核心设备制造、系统设备集成等全寿命周期的水环境污染治理完整产业链。
2019年,远达水务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即征即退增值税25.12万元,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436.71万元。疫情发生以来,2-4月享受减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10.88万元,减免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74.60万元。
“我们将省下来的资金用到人才引进、技术研发、扩大再生产、污水处理技术升级等方面,帮助客户同我们一起走上‘投入—减税—再投入’的绿色发展之路。”远达水务总经理曹继坤说。
近年来,该公司开展低碳氮比市政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乡村污水一体化装备开发和推广、高有机物含量工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等,均取得重大突破,为重庆建设“无废城市”作出了贡献。
为支持从事环保服务领域事项的企业用好税收政策,加大技术投入,重庆市税务部门、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积极作为、联合行动。以重庆市涪陵区拓源污水治理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为各工业园区企业提供生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服务,年处理量达1500万方,目前已累计减征环境保护税38万元,税务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在实地调研中,为其“量身定制”税收优惠政策指引,对其环保技术改造提出建议、给予鼓励,进一步帮助该公司激发自身动力,带动园区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勾勒美丽城市“画卷”,离不开江水的碧绿和天空的湛蓝。重庆税务部门将继续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提供个性化、便利化纳税服务,进一步激发企业转型升级动力,促进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链加快形成,守护好家园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