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凤文系中国知名财经评论员
为进一步促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引导保险资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发挥保险机构作为资本市场重要机构投资者的作用,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进行松绑。
从近期监管政策调整变化来看,监管部门对保险资金使用的限制正在逐步放宽。在投资范围上,今年5月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放宽险资投资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发行人条件,扩大了投资范围。7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此举给险资进行财务性股权投资提供了更大空间,险企可以投资更多行业。
在险资投资比例的限制上,从2004年10月25日险资获准入市以来,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已多次上调。由上限最初仅为5%,调至2007年7月17日的10%,2010年8月5日上调至20%,2014年2月19日上调至30%。而《通知》则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风险状况等指标,明确八档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最高可到占上季末总资产的45%。
不难看出,在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方面,监管部门设置了差异化的监管比例要求,并将对“好孩子”加以奖励,加大自主决策空间,对“坏孩子”进行重点监管,引导保险公司开展审慎投资和稳健投资。应该说,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当下,《通知》的发布实施是银保监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用,服务实体经济的多赢之举。
有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22.57%。其中,长期股权投资1.95万亿元,占比10.05%;股票1.54万亿元,占比7.95%;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0.54万亿元,占比2.76%。保险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第二大机构投者,权益类投资比例上限的提升,为市场输入更多的长期稳定资金,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机构化程度,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作用。尤其是当前,在国际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发酵的背景下,全球资本市场出现剧烈波动,而A股市场近期也出现波动,此时,及时松绑险企权益投资比重限制,能够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长期稳定的资本性资金,增强市场信心。
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风险状况等指标,以及监管处罚、突发事件、市场变化等情况,确定了不同的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差异化的监管,赋予保险公司更多自主投资权,彰显了监管政策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通过执行差异化的监管政策,能起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能够促进保险公司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切实搞好重点公司和重点品种风险防范工作。
有助于增加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从当前险资运用方式来看,存款、债券等低风险、低收益但相对比较稳定的资金运用占比较高,权益类投资比重相对较低。如果权益类投资比例能够得以提高,在把控好风险的情况下,就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尤其是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刚兑打破,权益类资产的性价比愈发得到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部门对不达标的保险公司还设置了过渡期,充分体现了监管的科学性和审慎性。比如,对于超过集中度比例的,要求不得新增相关投资,但无需卖出,即保障了保险公司的权益不受损害,又可避免对资本市场造成不利影响,有利于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
不过,这也对保险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保险公司也要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通过设置专门岗位,配备专职人员,切实加强投资后续管理,管控好投资风险。此外,还要严格遵守行业政策和监管规定,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审慎投资,确保权益投资回归服务保险保障业务的本源,真正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资本性资金,努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做好“六稳”工作,完成“六保”任务做出贡献。
- 上一篇: “候场”近千日,闯关终成功,今年首家登陆A股的银行来了!
- 下一篇: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