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耀做的局,瑞幸丢的脸,正在推着川普兴风作浪,持续作妖之下,香港或许成为冲突中的最大赢家。
文 | 华商韬略 张伟
港交所,将成为大国博弈中的受益人。
【1】
2019年11月26日,港交所抬出了“镇店之宝”??重超200公斤的铜锣,作为阿里重返香港上市的敲锣仪式上的器具,来表达对阿里的欢迎。彼时,媒体将这一时刻称为历史罕见。
只是,这一场景在2020年的上半年频繁上演。先是网易、后有京东登陆港交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港交所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光时代。
港交所??中概股“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终点。
美股市场上对中概股的偏执和不满的火药桶终于要爆炸了,导火索是瑞幸咖啡作假。
很快,这一家企业的违规行为,几乎让所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都成了被殃及的池鱼:做空机构如饿狼般穷追不舍,恨不得再打趴下一家中概股分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相关官员也公开表态,不要碰“中概股”。
随后,美方高效出台了《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业内人士指出,该方案几乎是为“中概股”企业量身定制。在这一严苛的框架下,中概股企业几乎是被刀架在了脖子上。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不少中概股企业萌生退意。
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陆家嘴论坛这样诠释中概股的“退市潮”:“中概股中少数企业想通过主动的私有化从纽约交易所退市,再寻找其他地方二次上市。”
但可供中概股选择的其他地方并不多。
甚至从某种意义而言,港交所可能是唯一符合这些高科技企业预期的成熟资本市场的交易场所。在这场“中概股”大撤退的浪潮中,地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市场化程度极高的港交所是这场大撤退的终点。
【2】
香港的股票交易,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英国殖民者不仅输出了大量的纺织品,也带来了股票这一全新的资本交易方式。
但真正让香港的股票市场成为气候的是在1949年之后,远东金融中心从上海向香港的迁移。上海的大亨、金融家们带着大量的黄金、美钞来到香港这片弹丸之地。
热钱沸腾翻滚,也带来了资本交易的繁荣。股市的繁荣,也催生了股票交易所的扩张发展。
1969年,在美国学习工商管理硕士的李福兆(后当选为联交所首任主席),回到香港创办了远东交易所。这也是香港历史上,第一个由华人创办的股票交易所。随后,金银会和九龙会也相继成立。
连同之前的香港股票交易协会,香港进入了“四会并立”的全新格局。
“四会并立”一方面打破了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让投资者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彼此之间的无序竞争也酝酿积累了大量的风险。1973年香港股市的崩盘,是香港股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股灾”。这场股灾是“四会并立”恶性竞争埋的结果。
1973年,香港股市毫无征兆地开始暴跌。几个月内,恒指从1774点狂泻至400点,一年后又跌到了177点,九成市值蒸发,大量投资者破产。香港股市经历了从巅峰到谷底的巨震。
这场股灾也改变了香港股票交易所“四会并立”的格局。1986年,四大交易所在1986年选择合并,创立了港交所的前身??香港联合交易所。
1986年4月2日,联合交易所开始运作,并成为香港唯一的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市场进入一个新时代。联交所交易大堂设于香港交易广场,采用电脑辅助交易系统进行证券买卖。1986年9月22日,联交所获接纳成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成员。
联交所的成立,是香港证券市场日臻成熟的标志。经历过1998年金融危机、对战过国际金融空头巨鳄鱼,在真金白银的搏杀中,港交所不仅培养了大批一流的金融从业人员,也在政策法规等方面实现与世界先进资本市场的接轨。背靠大陆全方位的大力支持,香港金融市场也走上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2000年3月,联交所与期交所实行股份化后,与结算公司一起合并于香港交易所旗下。同年6月,香港交易所以介绍形式在自家挂牌上市。等到了2006年,香港股市的日均成交额已从起初的不足5亿,激增至日均300亿;市值也从90年代初的1万亿,突破至10万亿。
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从体量还是交易规模上,港交所都成功跻身世界一流股票交易所的行列。从某种意义而言,港交所的繁荣,是香港经济乃至中国经济的一面镜子。
曾几何时,优质中国企业将登陆纳斯达克市场视为成功的起点,港股确实被冷落了。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幻,中概股的持续回流撤退,港交所也势必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窗口。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