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成为农业B2B电商的主力军,“后浪”有多汹涌?

此外,多部委频频发文要求提振农业电商的发展和升级,在人才、销售、物流等多领域作了布局。近日,农业农村部再次发文要求,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健全完备乡村产业体系,到2025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1万亿元,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超过1500万人。

略显沉闷的农业领域,正在被互联网新秀强力搅动。

7月28日,惠农网发布《2020年H1农业B2B电商用户行为报告》(以下简称《行业报告》)。报告显示,不同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者以36岁至54岁为主的年龄结构,农业B2B电商用户更年轻化,71%的用户为20岁至40岁,其中80后成为农业B2B电商的主力军。

李俊杰表示,未来五年,农业电商依旧是高成长行业。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力度加大、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农业电商人才培训的加强,农业电商渠道将快速下沉。

惠农网联合创始人李俊杰表示, 2月中旬,随着物流行业复工,线上农产品交易开始回温。数据显示,2020年Q1,平台农资类目同比增长747%;其中,饲料销量创下新高,同比增长1062%。可以说,短期内疫情对市场冲击较大,但从长期来看反而倒逼了线下销售向线上的转型,加快了农业产业数字化进程。

用户年轻化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并非新鲜事,然而结合年轻用户群体在互联网农业电商领域短期内的快速增长率,就值得探究一下背后的缘由。

政策红利加上疫情“黑天鹅”

在今年,互联网农业电商的快速发展可以说是情理之中和意料之外。

伴随着农业产业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电商领域的“蛋糕”越做越大,这其中潜在的巨大机遇,则属于这些来势汹汹的“后浪”们,他们有更专业的知识储备,有更先进的理念和勇于创新的态度。

相较于中老年人,显然年轻人的“触网”程度会更高。而今年疫情的特殊因素,无疑是加快了这部分人群的“触网”进程。

与此同时,近年来线上线下的电商培训不断加强,年轻的农业从业者接受信息渠道更多元,互联网属性增强,加之疫情因素“倒逼”农业从业者主动“触网”,形成了近年来互联网农业电商年轻用户显著增加的局面。

情理之中指的是,近年来国家对促进互联网农业电商行业发展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行业本身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期。据农业农村部规划,2020年我国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将达到8000亿元,向万亿级市场进发,同时,农村农业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2083个县域网络零售额达30961.6亿元,同比增长达23.5%。

此外,相较于传统线下看货卖货受制于地域及场地限制,视频看货、卖货,已成为新农人的新农活。据数据显示,通过视频形式卖货的供应商占34%,平均6单就有1单是通过视频看货形式完成交易。由于疫情催生的直播“带货”模式,更是火爆异常,年轻的直播“网红”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6月10日晚, “带货王”李佳琦联手阚清子、李乃文、陈蓉等明星,开启公益助农直播。数据显示,该场直播吸引千万粉丝围观,短短四小时,农货销售突破3500万元。

其中所提及的“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的年龄层结构恰巧就处于20-40岁。据统计,2018年,各类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达780万人,其中高中和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40%。这群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在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开拓新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在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今年的疫情对于各行各业来说都是一场“意外”。疫情期间,整体市场流通速度减缓,消费者对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使用频率显著增加。今年2月开始,各地掀起了一波直播带货的风潮,甚至有县长带头示范,给当地带来了切实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也让不少勇敢“逐浪”的农业从业者直接吃到了互联网电商带来的“甜头”。

新农人的“新农具”“新农活”

年轻化的用户群体我们可称之为新农人,那么,他们的加入为行业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据《行业报告》显示,从2017年到2019年,惠农网的手机用户群体已经增长达6倍之多。截至2020年7月,惠农网APP已覆盖全国2818个县级行政区,平台用户超过1875万,手机成为了新农人的“新农具”。

这部分的新农人兼具供给侧与需求侧,以种植户/种植企业和批发商为主,占40%。他们直接对接产销信息,加速农产品流通。惠农网报告数据显示,有30%的从业者通过互联网浏览农产品行情,有37%的从业者曾在网上学习农技知识。

农业电商蕴含的巨大商机也不断吸引着小卖家的进入,欲在分销上分一杯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有79757位用户在惠农网开设一件代发惠农小店,单个用户半年销售额达81.2万元,“后浪”们的实力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