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房贷利率要不要转换

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0.07万亿元。也就是说,30万亿元的存量房贷,将迎来计价方式的巨变。资料图片

存量房贷利率计价方式巨变进入倒计时,工农中建邮储的存量浮动利率房贷即将批量转为LPR。不过,房贷利率要不要转换,如果转换又该如何选择,成了房贷族热议的话题,甚至上了微博热搜榜。那么,大众到底如何选划算呢?

房贷利率要不要转换

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0.07万亿元。也就是说,30万亿元的存量房贷,将迎来计价方式的巨变。按照央行〔2019〕第30号公告(以下简称“30号公告”)规定,2020年1月1日前的存量浮动利率房贷利率“换锚”,最迟8月31日之前完成。

8月12日,工农中建邮储五大国有银行同时发布公告称,将于8月25日起,对符合转换条件但尚未办理转换的存量浮动利率个人住房贷款定价基准批量转换为LPR。此前,交行、招行、民生、浦发、兴业等银行已宣布批量转LPR。

不过,银行此举也引发争议。省会的于女士2年前向银行按揭了56万元房贷,供30年,当时享受了折扣优惠。她说这个利率水平自己觉得已经较低了,而且也不考虑提前还贷,所以她更倾向于选择固定利率,以为默认了就行。“没想到银行来这么一出,不选择的全部批量转LPR,如果想选择固定利率的,则需要自己办理。我平时事比较多,相比较固定利率,转成LPR比较省事些。”于女士说道。

同时,还有很多人则完全不懂如何选。“前几天听说国有大行准备硬性把供楼贷款改为LPR定价,不知道里面有什么猫腻?”近期想在省会购房的王先生说,完全不懂LPR,也不懂利率走势,更不懂如何转。

可以选固定利率

多家银行为何要批量转LPR?笔者注意到,工农中建邮储五大行的相关公告都提到,此次批量转LPR是根据央行“30号公告”的要求。

有银行人士认为,大部分人不主动进行选择,是银行“祭出”批量转LPR规则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存量房贷转LPR工作于今年3月1日启动,但主动选择转换的客户并不多。

对于银行为何是批量转LPR而非批量转固定利率,专家认为,大型银行拟开展批量转换,主要出于满足央行宏观审慎评估考核的需要。专家进一步分析了存量贷款转LPR定价的重要性:“今年1月1日起,金融机构新发放的贷款必须参照LPR定价,但应用范围仍然有限。加快和扩大LPR在存量贷款中的应用,将使LPR全面成为贷款定价的基准,更好地发挥LPR在贷款定价中的关键作用。”

值得强调的是,此次批量转LPR并非强制转LPR。银行的公告已经明确提示,如果客户不接受银行的批量转换规则,借款人可以重新选择固定利率。不过,选择机会只有一次,不能重选。

适合自己最重要

那么,大众到底如何选划算呢?

“对于借款人来说,不管是选择固定利率还是‘LPR+加点’浮动利率,都面临着一定的利率风险。”专家表示,与LPR相比,固定利率还款的优势在于计算方便,包括还款总额以及每个月还本付息的金额都是固定的,同时,不会受未来外界因素影响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其劣势在于,如果整体利率环境下跌,固定利率还款还是会维持相对比较高的利率。而LPR还款方式正好相反,会随着外部经济环境浮动。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房贷用户在选择LPR还是固定利率时需要综合考虑两点:第一,自己的收入情况,如果未来浮动利率有一个相对较大的上浮,收入能不能承受得了,会不会出现断供等情况;第二,如果客户认为签订的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点,或者对未来利率预期是上涨的,可以考虑选择固定利率,反之,可以考虑LPR。所以,选择LPR还是固定利率,需要客户考量各项条件后,最终确定适合自己的贷款利率计算方式。

专家认为,通过判断未来利率走势选择LPR还是固定利率,是没有办法做到的。“通常按揭贷款期限很长,起码十年以上,目前还没有可能对未来十年之内的利率变化做出一个清晰的判断。”

银行偏向选择LPR

笔者在走访时了解到,部分房贷用户收到的银行提示短信,会更多建议客户把贷款利率转换为LPR。

专家认为,从银行管理的角度看,客户选择LPR利率对银行管理是有帮助的。因为银行将来在贷款定价的时候,只会按照LPR的基准进行判断和定价,其他的方式会逐步淡出。参与LPR机制的大型银行,从利率风险或者市场风险的角度,完全把定价基准建立在LPR的基础之上,有利于银行进行管理。

同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传导也是按照LPR的机制。既然LPR已经成为货币政策一个重要的传导机制,那么从政策传导和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都会更欢迎LPR一些。

专家认为,如果未来大部分贷款用户选择LPR,一旦外部经济环境、货币政策、存贷款利率、银行准备金进行调整,利息和利率可能存在上浮空间,对于银行来说会有更多的盈利空间。同时,客户选择LPR对银行来说增加了调整的灵活性,因为在LPR值确定过程中,银行方面有很大的话语权,所以比较乐意客户去选择LPR。(本报综合)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