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优化、预警机制、1万亿特别国债……新增财政资金直达情况都在这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08-27 10:04

昨天(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近期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落实和成效等情况。

当前,中央直达资金已基本下达到位,下达的速度和效率都明显提高。

中央财政98.5%直达资金已下达

从分配情况看,截至8月中旬,扣除用于支持减税降费的3000亿元,实行直达管理的1.7万亿元资金中,中央财政已经下达1.674万亿元,占直达资金总量的98.5%。

财政部副部长 许宏才: 今年资金下达和往年相比不一样,这次加了“审核确认”环节,主要是为了确保省级财政只当“过路财神”,就是省级不能留用,有少量的资金,比如后续疫情防控可能还需支出的资金,这类资金还要留一点,除了这些之外基本上下达完了。

从资金使用情况看,截至8月中旬,在1.7万亿元当中已经形成实际支出5097亿元,其中市县基层支出4888亿元,占比95.9%。

财政部副部长 许宏才: 如果按照支出进度测算,从下达时间算起到年底,现在的实际支出进度,比按照时间均匀分布来算,大概高出2.7个百分点。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资金直达机制运行已经步入正轨。下一步的关键是怎么用好、管好直达资金,让直达资金精准高效发挥作用。下一步,为保证直达资金落地见效,财政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盯紧直达资金使用,加强直达资金监管。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 李敬辉: 与审计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强化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瞪大眼睛”盯紧盯牢直达资金的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建立健全整改落实机制,严肃财经纪律,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的,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严肃问责。进一步发挥好直达机制的效用。

直达资金支出结构优化 政策效应显现

在昨天(26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中央直达资金的政策效应已经逐步显现。

据介绍,直达资金重点用于疫情防控、帮扶市场主体和困难群众,保基本民生、保就业、保基层运转以及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在支持疫情防控、稳住经济基本盘,保障基本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 李敬辉:如湖北武汉市安排了47.26亿元,支持11个中心城区医院改扩建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天津等地安排资金用于疫情防控物资采购和保障大规模核酸检测费用支出。

在支持帮扶企业保市场主体方面,包括综合采取贷款贴息、援企稳岗、补贴补助等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已支出资金超过了140亿,惠及中小企业近8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万户。在支持帮扶群众保居民就业方面,包括统筹使用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据不完全统计,已支出资金超过150亿元。

搭建直达资金监控系统 建立预警机制

为了促进直达资金的安全高效使用,财政部搭建了联通各级财政部门的直达资金监控系统。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个系统是真正的“千里眼”,可以看到基层,看到资金使用情况。目前系统总体运行比较好,规范性比较高。

据介绍,这套系统是在已有的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基础上,用20天时间做了适度升级改造完成的。

财政部国库司司长 王小龙: 我们花了非常少的钱就完成了系统的改造,解决了资金下达、拨付的整个流程,包括资金所处状态,到哪儿了、是哪一类资金、什么项目、收款人是谁,都能够非常准确、清晰地记录。

王小龙说,这套系统对直达资金形成了全链条、全过程的跟踪。从直达资金源头贯穿到末端,掌握每笔资金的下达、分配和使用情况,确保资金流向明确、账目可查。此外,财政部还结合不同类型的资金,设置了不同的预警规则。

比如说扶贫资金,不许建楼堂馆所,如果这个钱用于楼堂馆所,就有预警提示信息,就会触发红灯提示大家引起关注,如此一来,也为相关部门监管提供了帮助指引。

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已发行完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安排发行1万亿的抗疫特别国债,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昨天指出,这1万亿特别国债共有16期,已经于7月30日完成最后一笔发行任务,各界评价都比较积极正面,认为特别国债发行透明度较高,发行节奏较为平稳。

财政部国库司司长 王小龙: 从6月18号第一笔发行到7月30号发行完毕,财政部共发行了16期抗疫特别国债。

据介绍,本次1万亿国债分为三种期限,分别是5年期、7年期、10年期。5年期发行4次共2000亿元,7年期发行2次共1000亿元,10年期发行10次共7000亿元。

财政部国库司司长 王小龙: 总的情况看,投资者的认购是比较踊跃的,而且投资结构也是多元化。平均投标倍数,就是投标总量和发行量相比,达到2.54倍,高于二季度一般记账式付息国债的平均投标倍数。就发行工作总体来看,整个发行与国债二级市场的衔接 ,是比较良好的 ,符合投资者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