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罗青在论坛接受采访时说,新区设立伊始就设计了极为“简化”的行政程序,只设综合行政审批局一个单位审批所有行政事项,从而在机制体制上确保了审批程序的简化。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产业的发展水平是检验区域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的重要睛雨表。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在全力打造最具投资价值营商环境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区域内战略新型产业蓬勃兴起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动能。
近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环球时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2020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发展评估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应对外部压力,推动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展开全方位讨论,形成诸多共识。
发布会上,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荣获(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称号。自2017年正式挂牌成立以来,新区紧紧围绕“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先行区、改革创新重要平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引领区、绿色生态宜居示范区”发展定位,充分发挥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试验田”作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扎实推进“创新、引领、绿色”新区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高端产业快速集聚。
按照“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做活改革创新一盘棋”思路,新区全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线上服务能力,为方便企业办理相关业务,网上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了常见问题、申报指南、操作指南、在线咨询、在线投诉等功能,提供管家式服务。
为了给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新区还作出了“企业零跑腿、拿地即开工”的承诺。“企业零跑腿,就是代跑腿, 签订投资协议以后,派一个代表人,刻一个公章就不用管了,我们有一个人专门去他家办,这绝对是金牌服务,五星级的店小二。” 罗青说,“内蒙古一年只有6个月能够施工,按常规程序,如果一个项目9月份拿到施工许可证,那就只能来年再开工。为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采取了拿地即开工、先开工再办手续的方案,有很多国家重点项目都是5月份拿地即开工,11月份才拿到开工许可证,拿到证的时候工程已经峰顶了,相当于抢了一年的施工期。”
对于地处北疆的和林格尔新区来说,人才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为了破解这个瓶颈,新区深入推进了人才引进改革。“内蒙古自治区人才改革试验园区”建设扎实推进,人才资金累计投入1.2亿元,累计引进培养各类人才团队50多个,各类人才5000多人,取得成果400多项。清华大学—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校级)联合研究中心正式启动运营,积极募集储备了一批可落地的高端产业化项目;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BIM 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取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