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的新出租”会成为滴滴第二条增长曲线吗?

一种观点认为,升级独立品牌会让出租车业务有更大发展空间。这也意味着出租车与网约车将展开内部赛马。大家要各凭本事,投用户所好,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出租车或成滴滴第二增长曲线

一名接近滴滴的人士分析,石东海本就从出租车业务做起,在滴滴的五年中,足够了解公司内部情况和行业环境,在调动公司内外资源上有很强优势。“这样一个团队来做出租车业务,让公司内部对未来出租车单量增长有很高期待。”

9月1日,滴滴宣布升级旗下出租车业务为“快的新出租”。同时,滴滴宣布将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为出租车乘客发放打车券拉动消费,并将开展司机关怀、为出租车企业定制信息化系统等多项长期举措。

滴滴从出租车业务起家,之后在商业竞争中,将重心放至快车、优享、专车等网约车细分品类。滴滴的出租车业务则一直以半公益形式发展,成立八年,滴滴未向出租车收取佣金。


针对“快的新出租”这一品牌名称背后的含义,公告表示,该品牌将延续原有“快的”品牌“让用户打车更快”的理念,进一步通过信息化、市场化手段提升线上叫车率(目前全国出租车线上化占比不足10%),帮助司机降低空驶率,提升接单效率,服务更多乘客。

原快的打车广告

之后,快的新出租业务将保持独立运营,通过滴滴APP向用户提供服务,未来还将开放小程序等入口。

网约车业务无疑是滴滴最核心的第一增长曲线。快的新出租会成为滴滴第二增长曲线吗?

滴滴近半年动作频频,密集推出跑腿、社区购物橙心优选、“青菜拼车”、货运、独立品牌花小猪和现在的“快的新出租”。网约车业务之外,滴滴在赛马机制中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今年4月,在公司战略发布会上,滴滴CEO程维提出“0188”战略:安全是滴滴发展的基石,没有安全一切归0;3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为了完成全球日订单1亿的目标,滴滴给四轮车下了5000万单的指标。而四轮车就包括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巡游出租车占据全国出租汽车行业总客运量70%以上。但根据行业普遍估测,目前出租车线上叫车率不足10%。

达成“0188”,出租车至关重要。

2012年,滴滴、快的先后诞生。早年间,二者激烈竞争,滴滴合并快的。现在重启快的,似乎也在公司内部重现当时的紧张氛围。

9月1日,程维发了一条朋友圈表示,看到“快的”品牌重启很亲切,也很激动。

快的新出租总经理石东海就是原快的员工,2015年加入快的打车,任出租车技术负责人。当年2月14日,滴滴与快的合并后,石东海历任代驾、品质出行事业群及普惠出行事业群等产品技术负责人,现在又回归到出租车业务。

滴滴快车、优享、专车等业务从2015年5月陆续上线,到2016年6月滴滴平台日订单就突破1000万;2017年2月日订单超过2000万,只用了半年时间,之后滴滴遇到安全事件修炼内功,将安全放在首位放缓了增长,到今年6月日订单峰值超过3000万。

一名接近快的新出租团队的人士说,滴滴的出租车业务不收取费用,也不太发补贴。“滴滴每年会贴补费用给出租车业务的服务器运营和客服团队,但出租车司机也并不买账。尤其当网约车发放补贴时,出租车司机难免会抱怨。”

根据滴滴公布的数据,今年七夕(8月25日),滴滴全球日订单量突破5000万单。这与其“0188”日均1亿单的目标还有一半差距。

一名出租车行业研究人士分析,“至少目前来看,扬招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间。扬招难以管理、保存订单信息,出租车租赁公司场面临各类投诉,比如服务态度不好,绕路或者计费不准确,甚至丢失物品无法找回等问题,但没有证据和相应记录,更缺少管理工具。”

6月15日,滴滴刚刚在组织架构上升级了出租车事业部,将其提至与网约车业务同等地位。管理人员方面,石东海担任出租车事业部总经理,直接向CEO程维汇报。

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显示,虽然近年来网约车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巡游出租车提供服务的客运量仍然占据了出租汽车行业总客运量的70%以上。2019年全国出租车日订单量为4000万单-5000万单,滴滴出租车业务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去年日均订单量才300万单,以此测算出租车整体线上叫车率不足10%。

出租车公司在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仍然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市场空间一直存在,但滴滴的出租车业务已经做了八年,为什么之前没能像快车、专车等网约车业务一样快速发展?独立品牌后可以解决之前的问题吗?” 上述出租车市场研究人士指出,这个问题是快的新出租能否成为滴滴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

而这些问题与挑战,正是快的新出租业务发展的空间。

半公益的快的新出租

正如快的新出租在公告中所写:“8年前,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推出线上出租车服务,出租车司机师傅和我们一起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从商业角度, 这多少限制了出租车业务的发展。滴滴四轮车2020年上半年日订单峰值为3000万单,而出租车2019年的日均订单只有300万单。

“如果快的新出租想要真的改变行业,需要先自己活得健康,考虑适当收费,并且反哺市场,才能有更多力量推动出租车行业向前发展。当然市场化的阻力会比较大,司机对平台的信任度和对新工具的接受可能是一个艰难缓慢的过程。”该出租车市场研究人士说道。

这意味着超过90%的出租车订单来自线下扬招,即路边拦车。但过多依赖扬招会影响司机的做单效率,也难以满足乘客的打车需求。

在滴滴1亿日订单的目标拆解中,四轮车(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将承担5000万单,两轮车(青桔单车和电单车)承担4000万单,国际化业务则贡献1000余万单。其中四轮车是主战场,四轮车中又以网约车为核心,出租车则有极大增长潜力。

出租车与网约车内部赛马

在滴滴收购快的五年后,滴滴重启了快的品牌。

在网约车行业基本站稳脚跟后,滴滴又将出租车业务的发展提上日程。一年前,2019年9月,滴滴就宣布了“新出租”战略,对外解释为探索“好司机,好服务,好收入”的治理模式,让乘客打车更方便以及获得标准化服务,帮助出租车企业拥有更多的管理抓手,来改善运营质量、提升经营效率,从而推动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融合发展。

具体来看,滴滴出租车在这一年优化了车内支付功能,加强专项客服建设,帮助出租车司机降低拒付率;增设线上作弊行为举报入口,加强打击黑产措施,维护出租车公平接单环境等举措。

这一次,快的新出租宣布从9月4日开始在全国提供1亿元专项补贴;全国举办出租车行业恳谈会;为出租车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系统“桔行系统”;加快试点新服务,包括加强打击黑产、推出司机加油、吃饭优惠;以及与出租车企业和地方政府深入合作,试点“优选出租车”等一系列措施。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认为,快的新出租车的品牌独立,会形成一个更好的良性发展循环模式。有更独立的考核体制和可量化的比较,可以提升整体行业的服务机制,让服务质量可视化。

独立品牌,为快的新出租成为滴滴第二增长曲线先加了一把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