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波动体现周期时窗效应

9月上旬,特别是9月7日白露节气前后处于这60日自然周期转折时窗,。经过本周初冲高后,大盘下半周走弱,特别是周四、周五大消费概念呈现较大调整,体现60日自然周期转折时窗效应。下周仍处于这周期时窗范围,大盘估计仍呈现上下波动。

从市场走势看,沪指2015年12月23日3684点、2018年1月29日3587点、2020年7月13日3458点这三个重要高点连成压力带,近5年来沪指在该压力带下波动,其可以说是牛熊分界线。沪指今年7月27日3174点与8月27日3312点两低点连线,本周五跌至形成一定抵抗,如有效跌破,或向60日均线寻支撑,从周五形成抵抗回稳看,下周初或回补本周五下跌缺口。

目前市场处于上述压力带与阶段支撑线收敛区域整理中,等待阶段突破方向。

从今年7月中旬以来,上述压力带与阶段支撑线收敛区域整理看,形成7月13日3458点、8月18日3456点、8月31日3442点三个高点,但这三个高点的当日成交量依次减弱,表明市场量价背离,上行突破动量不足。而笔者之前指出,大盘向上突破需要金融板块发力,而券商、银行、保险等金融板块近期走势偏弱,不少还创下7月见高点以来的新低,使市场未能走强。未来市场回升仍有待成交量的放大。

本周大盘上行乏力而振荡整理,大消费概念近日调整,酱油龙头海天味业连续两日大跌,周五酒类股有所走低,医药、煤炭、工程机械等板块均继续调整,市场缺乏主线带动。而受利好消息刺激,周五半导体板块逆势拉升。由于放宽涨跌幅限制,创业板本周不少品种持续拉高,板块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二季度以来,“机构抱团50强”公司上涨幅度均值为56.6%。以前复权后的股价来看,39家公司股价自7月以来创出历史新高,

笔者之前分析,近一年市场呈现60日自然周期转折波动,如沪指在2019年期间的3月8日、5月6日、7月8日、9月9日、11月8日时段,2020年以来的1月6日、3月5日、5月8日、7月9日时段,均冲出高点而后展开调整。

(本文仅反映市场特征,不作为操作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市场不少资金集中在酿酒等消费概念优质品种上,这些品种形成长期牛市的格局,呈现机构抱团现象。而周四美股大跌以及A股近日酱油股的大跌,对消费股和机构抱团的品种等存在一定结构性冲击。

当然,在扩内需政策作用下,市场需求继续恢复,供需循环逐步改善。8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分析认为,PMI数据略降反映了洪涝灾害对生产活动的影响,但分项中,新订单、出口订单、积压订单等指数都有小幅提高,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创下2018年6月以来的新高,需求延续回暖态势。制造业PMI已经连续6个月站上荣枯线,供需缺口进一步缩小,表明扩内需政策效果正在加快显现,经济向好趋势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