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暑期游“淡季”不淡

在周鸣岐看来,对于海南来说,游客更希望能找到更多有当地地方味道的地标性项目,“目前,海南的住宿业已发展得相对完善,特色民宿、高端酒店等产品比较丰富,但相较之下,其他配套产品,比如可供游玩的主题公园,或者是更便捷的交通网络等,只有这些内容综合在一起,才能烘托出游客所钟爱的生活气氛,提高海南重点项目的游客吸引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出台已满百日,海南旅游业也从疫情中复苏、成长、转型,经历了各种新变化。在此重要时间节点,北京商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刘成,深入了解目前海南旅游业复苏进展及下一步当地文旅行业发展路线图、时间表。

以往每年的秋冬季,海南总会迎来一批又一批南下避寒度假的游客,而到了高温暑期,这里便进入旅游淡季。但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海南的淡旺季正悄然发生变化。

分领域看,近期海南酒店入住率不断走高,三亚海棠湾红树林酒店、亚特兰蒂斯等酒店预订率超过90%。同时,因每人每年购物额放宽至10万元而备受社会关注的海南免税,也带起了一波购物旅游热潮。数据显示,7月1日-8月31日,海南4家离岛免税店销售额突破55.82亿元,同比增长221.9%,日均销售额0.9亿元;购物人数达83.2 万人,同比增长54.77%;购物件数612.3万件,同比增长147.3%。

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悉,据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初步统计,8月海南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50.15万人次,环比增长9.3%,恢复至去年同期89.9%;实现旅游总收入74.36亿元,环比增长17.6%,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8.1%。整体来看,海南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指标降幅正逐步收窄。刘成也表示,整体来看,今年海南旅游业暑期呈现出淡季不淡的势头。

“按照以往经验,新产品的爆红和快速普及,对于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周鸣岐坦言,在当前这一特殊时期,政策倾斜、需求回流等都令海南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期,但同时,这也对当地的旅游市场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海南旅游业出现了明显的淡旺季调整现象。”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表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兴斌坦言,在疫情的冲击下,原本占海南旅游业全年收入较大比例的春节游市场,到了今年却一夜之间降至冰点,大量涉及海南旅游业务的企业经营压力陡增,“旺季不旺”对于海南旅游业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而残酷的现实。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三亚接待游客同比下降44.79%,旅游总收入同比下降72.5%。还有观点认为,失去了春节这一旅游黄金期,海南全年旅游收入可能会下降一成以上。

新产品考验监管能力

“不可否认,海南旅游市场的恢复,确实有着一定的客观因素,包括大量出境游需求向国内转化等;但另一方面,近期,海南旅游市场上的各种新产品、新玩法也确实令当地旅游供给结构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周鸣岐表示。

据刘成介绍,海南将各类旅游产品与免税购物相结合,推出一系列“旅游+免税购物”的旅游线路、产品、套餐。相关数据也显示,自7月免税新政实施以来,海南多家免税店进口处、结账处都有不少游客排队。与此同时,亲子研学游也成为海南旅游市场上表现抢眼的“夺金点”。

如何留住客群

游客恢复九成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谷慧敏看来,新产品的诞生或多或少会伴随“野蛮生长”的过程,监管部门可加大服务和沟通力度,除了制定行业规范,还可给予这些产业更多的支持和培训,强化从业者的规范经营意识。

“海南要充分抓住这一次需求反弹的机遇,就不能只着眼当下的市场恢复,而是要思考如何将出境游转移的客群长期留在当地,让海南增加重游率。”周鸣岐表示。谷慧敏也提出,免税等政策利好的确是海南发展旅游的重点抓手,不过对于旅游业来说,购物只是一个增长点,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消费,但不能过度依赖于此。

谷慧敏建议,未来海南可加大对深度游的开发,挖掘自身的旅游资源,推进潜水游、帆船游等特色游项目的大众化;提高主题公园的复游率,推出更多有参与性的活动,“同时,海南旅游淡旺季落差明显,淡季利用大中小型会议来带动周边旅游、住宿、餐饮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