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金胜教学事迹被写入辽宁省社会维稳研究课题并获成果评选一等奖

编者按:抚顺市政法委维稳办与抚顺市社科院组成课题组,用近三年时间对康金胜先生开展调研,记录康金胜办学事迹、经验及成果案例,于2017年发表题目为《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引入心理干预机制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荣获2017年度辽宁省维稳系统维护社会稳定调研成果评选一等奖。

对康金胜的教学调研成果写入课题研究并获一等奖

今天的人们忽视了伦理道德的学习和规范。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西方价值观的涌入,许多人在对金钱的膜拜中丢掉了纯善,道德几乎滑坡到了危机的边缘。抚顺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校长康金胜及其团队看到这一危机,毅然担负起救赎灵魂、重塑道德的社会责任,放弃经商投身传统文化公益教育事业。

谈到十年前弃商从教,康金胜道出了这样的感言:“现在做生意的不少我一个,可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却太少了。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正在人生的歧途上忍受煎熬。传统文化让我深信,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尽管我的力量有限,但总得有人去做才行,能挽救一个是一个。”

一位亲历该校学习的学员发出肺腑之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位叫陈中权的学员参加过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组织的两次为期三天的公益大讲堂和一次为期七天的《弟子规》封闭班,学员有党政机关干部、企业家、教师、研究生,也有不少穷困潦倒、痛苦不堪的人。学校没有收取任何费用,还免费提供食宿。

据陈中权介绍,该校《弟子规》封闭班以“弘扬中华文化,做有道德的人”为宗旨,以学习《弟子规》为主线,以“现身说法”和“志愿服务”为方法。七天的时间里,大家在这个充满爱心和恭敬心、干净清洁的地方收获满满,灵魂得到了洗涤和净化。

特别让他敬佩的是,学校运用圣贤教育方法,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把一批问题严重的浪子培养成优秀义工,形成了一个200来人和睦相处、幸福生活的大家庭。学校还租了60多亩土地,生产无化肥、农药的纯绿色庄稼和蔬菜,用于解决义工和学员的伙食,实现了学校粮食、蔬菜自给自足。

图为第六十期《弟子规》班学员课堂聆听康校长授课场景

到该学校学习的学员中有不少是抑郁病患者、吸毒者、上网者、三陪女、不孝敬父母的人。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他们发生了巨大变化。陈中权认为,该校多年艰辛探索出来的教育经验和取得的教育成果,为推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作出了一些贡献。或许可以为政府解决一些棘手的社会难题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方案。

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认真学习和践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不断改过迁善,通过改变自己最后改变他人。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些在生活中遇到障碍的人,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解决了自身问题,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证明了古圣先贤的教育了不起,也彰显了“文化自信”的极端重要性。

十年磨一剑,不忘初心弘扬传统文化

《礼记·学记》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国家,教化百姓,教育最为重要。基于这样的理念,康金胜毅然决然地选择弃商从教,选择了踏上弘扬传统文化这条路。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一个有德行的人绝不会是孤立的,一定会遇到志同道合的人相助,这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年来,康金胜带领的团队虽然人员不断更新变化,但一直呈现发展壮大的势头。与他们交谈,印证了一个事实——传统文化会给每一个真心践行的人带来益处,会改善生命质量。

学员苏艳平过去曾经是一个非常内向,不敢面对众人说话的人。经过潜心学习力行《弟子规》,她封闭的心豁然开朗,找到了人生目标,从此发愿一生学习并弘扬传统文化。如今,她作为学习班的引领老师,已经完成了40期《弟子规》班的教学,把《弟子规》课讲得有声有色,深入人心,还应邀赴省内外多个城市做《弟子规与幸福人生》专题汇报。她感觉如今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有价值,教学是她引以为荣的岗位,学校是她的家。

2015年6月,抚顺电视台于记者慕名走进这所学校,看到这里的师生待人接物文明礼貌,举止行为富有教养。于是,他走进学校,陆续拍摄完成了《走进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一个作家的手记》《养老院》《免费的午餐》等纪录片,多次在抚顺市电视台播放,把这里开展圣贤教育的事迹公诸于众。

2015年8月,抚顺作协会会员来到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在这里建立了“抚顺市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和采风后,作家们由衷地感叹,身边竟然有这样一所分文不收费、男女老少皆可入校学习的公益学校。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抚顺广播电视台FSTV3(雷锋频道)于2017年2月至11月,每天播出两个小时由康金胜及其学生主讲的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

一手做公益一手办企业,以经商支撑公益办学

现代社会办义学,离不开雄厚的经济支撑。抚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每期开班少则百八十人,多则三百余人。日益庞大的求学人群,办学经费从何而来?据了解,为解决这一问题,康金胜创建学校初期就兴办了自己的经济产业,从报恩唐装厂、农业种植园到抚顺陶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随着唐装制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品热销全国,通过传统服装弘扬传统文化,其创收也弥补了学校经费的不足。

此外,全国各地爱心人士常常出资捐物,买米买面,资助这所与众不同的公益学校。

据该校柴女士介绍:“十年前的2010年6月,校长康金胜在抚顺市内开设《弟子规》公益课堂,2013年注册成立了抚顺市传统文化教育学校,2017年注册成立了抚顺陶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学校已经公益办班160期,帮助了数以千计的孩子和家庭,解决了很多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地处抚顺市顺城区会元乡马金村,我们在这里也做了很多和谐邻里、帮助百姓的善事善举。”

图为康金胜校长带领志愿者和学员去养老院慰问老人

“2013年8月,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向遭受特大洪灾的清原县赈灾捐款5万余元。开班期间,学校经常组织志愿者和学员到本地养老院和所在村的老人家中走访慰问,义务服务。每年春节前,学校都会请村里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到学校聚餐并发放礼物。进入冬季,学校浴池每周二向村民免费开放。今年疫情期间,我们陶公公司出资15000元购买口罩,捐赠抚顺市工商联对口单位清原县。”

据记者了解,作为校长的康金胜,这些年来的辛苦付出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诸多荣誉:1999年抚顺县政协委员,2013年顺城区政协委员,2000年抚顺市工商联执委;2006年被评为抚顺县优秀政协委员,2007年被抚顺县工商局聘为义务监督员,先后获得再就业先进个人奖、“五一”劳动奖等荣誉;2017年9月被增补为辽宁省雷锋研究会理事;2019年5月当选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研究会成为常务理事单位会员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培训基地”。

图为康金胜校长为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们介绍教学成果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通过实地调查和采访不难看出,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播没有任何神秘色彩,就是教育人们如何做一名知礼、仁爱的好人。康金胜本人也不是轰轰烈烈的神秘人物,他只是做了一件大家都在渴望却很少有人去做的事情。传统文化教育的根基是孝道教育、礼仪教育和廉耻教育,这些正是当下国民教育的迫切所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身体力行的康金胜几乎是十年如一日,不仅捐出了所有积蓄,其创办义学的善举得到了多位抚顺民营企业及爱心人士的鼎力相助,在全国各地举办了近百场公益论坛和讲座,使数万名观众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帮助来自全国各地人生遭遇不幸的青少年和成年人摆脱了人生困惑,使成千上万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恢复了和谐,重新走上了幸福之路。(记者 朱晨辉/报道)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