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亿元直达资金如何雪中送炭

近日,多个地方披露了中央财政用于帮扶困难企业和弱势群体的直达资金在下达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其中,有些地方未按要求将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人,而是躺在一些基层政府部门的账户上,“钱等项目”等现象仍较普遍。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中旬,扣除用于支持减税降费的3000亿元,实行直达管理的1.7万亿元资金中,中央财政已下达1.674万亿元,下达比例接近98.5%,但形成实际支出只有5097亿元,支出进度仅为30%左右。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各种实际困难陷入了困境。面临复杂形势,中央决定推出规模性政策帮助困难企业度过难关。在今年5月底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布:要用新增财政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的办法筹措资金,通过这个途径可以筹措到2万亿元,全部用于稳就业、保民生。总理还特别指出,这部分政策性资金要直达基层,全部转给地方,省里也只是“过路财神”。从目前情况来看,这部分政策性资金的划拨是雷厉风行、极为高效的。但是,如果资金在划拨之后,只是停留在形形色色的账户上,不仅难以发挥活化经济的作用,也可能造成滋长腐败的风险隐患。

资金发不下去,是不是一些地方的经济形势很好,以至找不到对口的企业和人员呢?情况显然不是如此。此次疫情发生后,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小微企业,以及个体经济经营者。大企业虽然也有困难,但毕竟有多年的积累,市场资源也相对丰富,依靠自身的力量较易走出困境。相比之下,对小微企业而言,来自外界的支持往往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此,政策性资金理应重点投向这些小微经济体。基层政府部门要做到眼睛向下,及时发现小微企业的经营困难,让直达资金发挥出“及时雨”的功能。

当然,部分直达资金未能“速达”,也有其客观原因。比如一些市县的项目库建设和项目储备不充分,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导致直达资金无法及时列支。有的项目前期工作还未完成,尚不能形成实际支出。另外,直达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社保类到人到户补助资金,一般是按月支付,不可能超进度实现支出,这些情况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面对直达资金拨付效率受限的现状,基层政府还应设法改善,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调研当地困难企业与困难群体的真切需求,从而让宝贵的中央拨款真正用到刀刃上。

中央财政调拨的政策性资金,体现了中央政府切实帮扶困难群体、推动实体经济复苏的急迫心情。地方政府必须深入基层,努力将资金尽快拨付到最需要的对象手里。

周俊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