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车东西”(ID:chedongxi),作者:Juice,未来汽车日报经授权发布。
好景不长,6月18日,彭博社发文称,尼古拉公司创始人米尔顿夸大了尼古拉首款原型卡车的进展,该原型车不过是一台没有氢燃料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的模型而已,根本无法进行正常驾驶。
美国氢燃料电池卡车创企尼古拉或将成为美国版瑞幸!这家屡遭做空的美国明星新造车公司刚刚承认了做空报告里揭露的部分事实,尤其是宣传视频的作弊。
但最明显的问题在于,在兴登堡引用的视频中,米尔顿明确地说了尼古拉正在开发自己的技术,并展示了卡车的动力总成,在视频第29分钟30秒的时候,他强调了逆变器是尼古拉自己制造的,但在视频第7分钟时却清晰的显现出来Cascadia逆变器。
米尔顿曾在2019年4月声称尼古拉总部屋顶上有3.5GWh的太阳能电池板,每天可产生约18GWh的能源,还表示他们正在储存10000公斤的氢气。
尼古拉创始人米尔顿
不过兴登堡研究中心找到了这家所谓的电池公司,他们发现这家公司并没有很突出的电池技术,而且公司总裁查尔斯?雷斯尼克(Charles Resnick)在几个月前因税务欺诈而被起诉了,并且在今年1月份已经认罪。
这也算是坐实了尼古拉这个视频造假的情况。
但这还不是全部,兴登堡还对Nikola Tre卡车生产交付情况、尼古拉电池技术、太阳能电池板建设情况等也提起了指控,不过尼古拉并没有详细回应这些指控。
创业靠频繁造假营造出一种良好发展的态势,获得大额投资快速上市,但最后被揭穿的故事,怎么看都有一种美国版瑞幸咖啡的感觉。
今年9月8日,通用还宣布将斥资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5.6亿元)以获得尼古拉公司11%股份,并将在2022年前生产其氢燃料电池电动皮卡Badger。消息一出,尼古拉股价一夜暴涨40.79%,彼时达到了50.05美元/股(约合人民币339.4元/股)。
受此影响,昨日开盘后尼古拉的股价大跌9.42%,之后有所回升,收盘时该公司的股价仍下跌了8.27%,为32.83美元/股左右(约合人民币222.6元/股)。
6月8日,尼古拉公司的股价暴涨103%,股价最高超过95美元(约合人民币672元),市值逼近3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64.22亿元),而福特汽车当时的市值约为2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37.86亿元)。
米尔顿则认为彭博社断章取义,要求该媒体将未经剪辑的采访录音公开,并且表示将拒绝彭博社及其记者参加尼古拉公司的任何活动。
上市不足一周,市值就超过了福特汽车,尼古拉和其创始人米尔顿一时成为了媒体追捧的对象。
此后双方还进行了多次交锋。
兴登堡的研究人员甚至还通过尼古拉内部员工的消息找到了视频的拍摄地,该地位于犹他州格兰茨维尔以南的摩门教步道上,平时很少有人使用。该路段上有一条长度约2英里的(约合3.2公里)的斜坡,将摄像头放置在一定的位置后,看起来就像是平路一样。
兴登堡研究中心认为,尼古拉公司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虚假上的,他们并没有成熟的氢燃料电池卡车的研发技术,对外宣传所拍摄的短片存在造假的情况。米尔顿向外宣布的新型电池技术和氢燃料电池技术都存在问题,在宣传了很久之后并没有拿出产品来。
此外,兴登堡研究中心还认为Nikola One的发布会就是一场闹剧,该公司展示的并不是一辆完整的氢燃料电池卡车,而是一个临时拼装的模型,基本上所有的功能都不可用。车辆上的核心零部件也是采购而来,并像是米尔顿所说的由尼古拉自己生产。
作为一个新公司,尼古拉也创造了很多奇迹,在上市后市值迅速超过了福特,但另一方面,这家公司又迟迟拿不出来产品。
由于兴登堡的指控过多且过于猛烈,尼古拉也在近期作出了回应,但是从结果上来看,尼古拉的回应并不具有说服力,反而还导致其股价大幅缩水。
那么,兴登堡研究中心究竟对尼古拉提出了那些指控呢?尼古拉公司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原型车视频造假 车辆竟靠滑行移动
2020年6月3日,尼古拉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6月8日,尼古拉公司的股价暴涨103%,股价最高超过95美元(约合人民币672元),市值逼近3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64.22亿元),而福特汽车当时的市值约为2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37.86亿元)。
目前尼古拉的产品研发进程一直比较神秘,外部很难知道这家公司的具体进展,如果该公司能快速地推出一款技术过硬的产品,或许还能够证明自己,否则尼古拉的骚操作将会坑到自己。
兴登堡研究中心获取到的尼古拉内部邮件显示,在发布会之前几周,尼古拉要求员工将“尽可能使裸露的布线看起来更好”,兴登堡的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多个细节都证明了发布会上展示的原型车是仓促组装而成。
即使在发布会现场也能够看到一条电缆从舞台下面穿过驾驶室向上,为机舱屏幕供电。而发布会上,尼古拉方面还“恰好”请媒体参观了车上的车机屏幕来证明这款车是可用的。
尼古拉发布发布会现场
从这些细节来看,尼古拉的首款氢燃料电池卡车在发布之初就是一个组装的模型,这么来看,这款车迟迟无法量产也就不奇怪了。
而之后,尼古拉方面这对这款车的宣传视频也成了兴登堡研究中心的指控对象。
兴登堡的调查人员还用了一辆SUV做实验,发现这辆车在不驱动的情况下也可以往前行驶,甚至最高时速还可以达到90公里/小时。
2018年的时候,尼古拉发布了一个视频,视频中一辆尼古拉原型氢燃料电池卡车正在道路上行驶。但兴登堡研究中心找到了尼古拉作假的证据。
兴登堡研究中心发现,尼古拉将卡车拖到了一个缓坡上,然后再让车辆自己滑行下来,视觉上造成了这款车能够自己独立性行驶的错觉。
尼古拉公司早在2016年举办的发布会上就表示他们已经研发出了完全可以使用的氢燃料电池卡车,但兴登堡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并不这么认为。
美国氢能源卡车创企尼古拉在今年6月3日成功在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了美国氢能源第一股。
兴登堡研究人员用SUV进行了测试
针对这一指控,尼古拉首先称其为“谎言”,然后又表示兴登堡的描述有误。尼古拉表示这一视频是第三方在2017年的时候为了进行商业展示而拍摄的,而且在视频中并没有表示这款车是依靠车辆本身的驱动系统行驶的。
尼古拉回应的逻辑大致可以理解为,虽然视频中的卡车是在运动状态,但是他们并没有在视频中说这款车是在自己行驶,因此并没有欺骗公众。
但从客观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欺骗,让公众认为他们在2018年就拥有了可以行驶的原型车,甚至还在亚利桑那州播放了这个视频,但事实上他们那时候却并没有达到这一成就。
创始人夸大研发进展 核心零部件采购而来
米尔顿还曾在2019年10月下旬在推特上称尼古拉收购了一家研究高密度电池的公司,并称该公司研究出了高能量密度电池。
而且兴登堡研究表明,尼古拉的订单情况还存在猫腻,公司主要负责人正在积极套现。
兴登堡对于尼古拉的指控不仅集中在产品方面,尼古拉的创始人米尔顿也遭到了多项指控。
尼古拉的创始人特雷弗?米尔顿(下称米尔顿)也曾夸下海口称其正在研究氢能源重卡的核心零部件,但是兴登堡研究中心却发现了尼古拉采用了第三方的零部件,还用胶带遮上了商标,尼古拉在回应中也承认了这一事实。
米尔顿此前声称,尼古拉一直在研发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但兴登堡研究中心却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尼古拉发布的视频中发现了该公司采用了其他公司的零部件。他们在尼古拉发布的视频中发现了Cascadia逆变器,但是尼古拉方面却采用遮蔽胶带将商标遮上了。
尼古拉采用了Cascadia逆变器但却将其遮盖
但盯上尼古拉公司的并非只有彭博社一家,近日空头机构兴登堡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报告,对尼古拉公司和其创始人米尔顿进行了多项指控。
对此,尼古拉的回应是,尼古拉从来没有声明过视频中原型卡车上的逆变器将会用于生产,尼古拉也在设计和开发自己的逆变器。在前期工程车阶段,尼古拉确实使用了第三方零部件,但其中一些零部件之后将会换成自己的,这是汽车制造商普遍的做法。
尼古拉采用了Cascadia逆变器
但米尔顿身上的谎言似乎并非只有这些。
米尔顿的推文
在当年6月份就有外媒报道称,尼古拉尚未在其屋顶上安装任何太阳能电池板。兴登堡也从谷歌地球中提取了尼古拉总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百老汇路4141号)2019年8月和2020年1月的卫星图片,从卫星图片上很清楚的看到尼古拉总部的屋顶上并没有太阳能电池板。
尼古拉总部卫星图
在今年2月份之前,米尔顿都一直在说这项技术和电池。
这意味着,米尔顿在知道自己没有电池技术的情况下,还坚持宣传,不过之后,他也并未对这一事情做出解释,导致投资者认为这一技术仍然存在。
据了解,尼古拉公司由米尔顿于2014年创立,主要研发氢能源卡车。
在2016年,尼古拉发布了其首款氢动力电动卡车Nikola One,并与美国最大的卡车租赁公司Ryder Systems签署销售和服务协议,Ryder Systems成为尼古拉独家销售和服务伙伴。
尼古拉氢能源卡车Nikola One
同时尼古拉还和WABCO、凯斯纽荷兰工业公司博世和韩华等零部件巨头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攻克技术难关奠定了基础。
兴登堡研究中心的这份报告也确实指出了这家公司的很多问题,尤其是诚信方面的问题,这对于一个刚成立的新公司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成立6年市值曾超福特 通用狠砸20亿美元入股
尼古拉股价走势图
空头发几十页报告 指控氢能源第一股造假
尼古拉发布的视频
除氢能源卡车之外,尼古拉公司还有加氢站、纯电动卡车、全地形越野车等方面的项目。
尼古拉还斩获1.4万辆卡车订单,潜在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47亿元)。
由于尼古拉公司的名称也来自著名的电气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所以投资者们一直将这家公司视为“下一个特斯拉”。
尼古拉氢能源皮卡Badger概念图
但现在,这家公司正在面临巨大的危机。
结语:尼古拉将会陷入信任危机
现在又被发现存在欺骗性的宣传,这让本就备受质疑的尼古拉更加尴尬。消费者可以原谅产品延期推出,但是消费者不一定能够容忍谎言和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