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十年格局重塑 小花科技加码AI抢跑未来

2020年,距离首批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已经过去十年。

未来,小花科技将以发展普惠金融为目标,持续加码AI技术创新,运用科技推动消费金融行业不断发展升级,为国家普惠金融战略的实施持续增添动力。

十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尤其自2015年以来,消费金融渗透率迅速上升,规模迅速扩张,在弥补传统金融服务不足、便利居民消费借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个直观的反映是,现在只要通过一部手机,即便没有信用卡的白户,抑或在偏远的农村,都可以在多个APP快速借到钱,金融服务变得触手可及。

一方面,监管仍在持续收紧,尤其是8月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被限定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大幅低于此前划定的24%和36%“两条红线”,这意味着合规成本将会增加,达不到监管要求及控风险的目的,一些中小型非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将面临淘汰。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2019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预测,从行业整体发展空间来看,预计我国消费金融行业仍会有五年以上的高速成长期,预计表内消费金融占总信贷规模有可能突破25%以上。

尽管消费金融市场潜力依旧巨大,但对消金机构而言,受监管、运营策略、市场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突飞猛进的时代已经远去,下一个十年,既充满机遇,也不乏较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消金市场竞逐者正在增多,今年以来,陆续有小米、平安、美团等巨头新玩家进入,有消息称,蚂蚁集团也正在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建行也在筹备自建消金公司。最新消息是,微博钱包近日低调上线了一款“随借随还”的类信用卡支付产品——微博花花金,覆盖所有支付场景。巨头的入局,推动着消费金融行业加速进入洗牌期。

如果前一个十年是消费金融飞速奔跑、快速发展的时代,下一个十年就是行业格局重塑、规范发展的十年。

消金机构靠过去追求规模、速度的外向式发展逻辑已不可行,需要向注重质量、效益的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有研究报告指出,从长期看,流量数据广、负债成本低的头部机构和细分场景可靠、资产端定价能力强的垂直机构将脱颖而出。前者以BATJ等互联网巨头为代表,后者则有如小花科技等消费金融科技企业。

挑战不止于此,监管机构对控制居民杠杆率三令五申,宏观经济形势和收入增速也不支持杠杆率继续大幅攀升,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认为,依赖于用户下沉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入死胡同,未来的增长,更多地要靠中高收入群体的负债调结构。在此情况下,消金机构既要持续在增量市场进行开拓,又要在存量市场筑牢根基,运营策略必须随之调整。

作为一个科技型企业,小花科技始终重视自主研发,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上不断探索,建立起包括智能获客、运营的 Marketing AI 系统,风控组合管理工具 RiskAI系统,以及基础运维的DevOps AI在内的三大AI核心竞争力,实现了AI技术在消费信贷业务全周期的应用。

这背后是参与主体的扩容、消费意识的崛起以及技术手段的升级——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逐渐扩展至互联网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平台;从“70后”“80后”消费主力过渡到“90后”“00后”年轻一代;从线下审核发展成大数据风控。

小花科技由中信产业基金于2015年以控股方式孵化而来,是一家以技术为核心,着重运用科技手段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公司。

目前,小花科技已拥有 13 项自主研发的系统软件著作权,科技能力获行业和合作伙伴认同:2017 年与合作伙伴一同入选 MIT Technology 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金融科技人脸识别应用案例,同年,入选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组织编写的金融科技专著《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与监管》经典案例;2019年获新华网金融科技“卓越风控优秀案例奖”,并在同年入选德勤“2019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

然而,近3年来,行业发展明显放缓,增速持续下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广义消费贷款余额(不含房贷、经营贷)同比增长15.92%,较2018年24.12%的同比增速下降超过8个百分点。

不同于纯科技公司,小花科技的优势在于集技术智慧与业务思考于一身,并有扎实的自身业务实践基础。目前,其业务场景覆盖现金借款、信用卡余额代偿、小花猫分期商城等领域。最新数据显示,小花科技已累计撮合资产规模超过330亿元,用户规模超过4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