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应聚焦聚力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

另据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2019年浙江省商标品牌发展报告》,截至2019年底,全国商标发展排名前五的省份包括广东、浙江、北京、江苏和上海;浙江累计商标有效注册量达2503624件,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省(4477109件),其次是北京、江苏、上海市等。拥有行政认定的驰名商标646件,位居全国前列。然而从中国品牌联盟发布的《2019中国品牌榜500强》看,北京、广东、上海分别有162个、70个、56个,三地上榜品牌数量之和超过500强品牌的半数。浙江虽说也不错,有37个品牌上榜,但据第三名相差19个之多。

一、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事关全局和长远,应作为统领“十四五”发展的主线。

主要理由: 一是深入贯彻“八八战略”和2006年3月在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上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目标任务的要求。二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总体部署和2016年5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目标任务的要求。三是实现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两个高水平”的第二个高水平的要求,即为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水平的科技进步基础。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没有高水平科技创新驱动不可能有高质量发展。五是浙江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要求。六是抗击美国对中国全面打压、加快改变因“技不如人”而“受制于人”局面的要求。七是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等自然灾害问题频发的要求。八是满足浙江人民新期待,增强发展获得感、幸福感的要求。

2006年3月,在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上,把“推进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作为一个整体部署,其确定的“八倍增、两提高”目标,也都是科技方面的目标。后来,2013年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又进一步明确了“八倍增、两提高”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也是把“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一同强调、一同部署的。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不要分散精力,不要把创新泛化,而是要聚焦聚力科技创新这个垛口发起冲击。

对照创新型国家的四个指标,浙江除第一个指标达到,去年是2.6%,后三个指标还远未达到,去年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3.5%,其他两个指标差距更大一些。当然,省与国家不同,但还是可以参照比较,说明一点问题的。

政府服务,谦称店小二。 其实小二并不小,承担着营造一流创新环境的重任。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强弱,从根本上说在于创新土壤、在于创新环境。浙江要打造肥沃的创新土壤:一是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明确知识产权发明者的个人贡献和收益保障,严格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二是改变科研评价标准。不以论文及影响因子论英雄,而以发明专利产业化和交易价值论英雄,不以国内评价论英雄,而以国际影响论英雄。三是改革财政投入方式,“不散胡椒面”,集中财力办大事;相信科研人员,政府只管成果不管花钱,不要让科研人员“为三斗米折腰”。四是在社会上营造崇尚科学、崇拜科学家的浓厚氛围。使科研人员人格上有尊严,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五是鼓励支持企业、高校吸引国际顶尖人才尤其是国际各类自然科学大奖的获得者。政府协助办好一切手续和提供住房、子女就学等便利。六是打造若干重大创新平台和“众创空间”。如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嘉兴科技城、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等。七是有事服务、无事不扰。即企业没有事,政府不插手;企业有好事,政府不伸手;企业有难事,政府不放手。这是深圳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


科学家: 以发现发明重大科学技术为使命并有“独门绝技”的尖端人才。科学家不同常人,多数智商超群,全面发展,但也有的想法怪异、特立独行。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尊重人才的个性,鼓励专才、偏才、怪才脱颖而出。

三、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应明确战略重点,联动实施专利、商标(品牌)、标准三大战略。

专利、商标(品牌)、标准是知识产权的核心内容,是科技硬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在浙江工作期间,力推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2006年3月,他在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上提出,要坚持把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战略结合起来,推动品牌大省建设;积极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大力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标准国际化。

经过多年努力,浙江在专利、商标(品牌)、标准建设上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不少差距。

因此,在十四五期间,浙江应联动实施专利、商标(品牌)、标准三大战略,不仅注重扩大总量规模,更要重视提高质量和水平,瞄准国内领先、国际前沿,力争在数字经济、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基建、新环保等新技术方面,取得若干突破性进展。

(本文系作者2020年9月9日参加省“十四五”规划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再据省标准化研究院介绍,浙江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与其产业经济地位不匹配,如数字经济在全国领先,但仅有一个ISO\TC321标准技术委员会落户浙江,还仅仅是电子商务领域。与广东、北京、江苏等省市相比,国际标准数量少,国际标委会数量少,国际标准化人才少,培养体系不健全,尚不具备明显进步的条件。

四、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应打造新型创新链,形成企业家+科学家+教育家+投资家+政府服务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新体系。

目前,浙江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体系,但远未形成完整的创新链。过去,各地把构建“官、产、研、用、金”作为创新链和创新平台,取得一定进展,但“官”气太重,效果并不太好。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尽管我们在经济发展上取得巨大成就,但至今没有一个国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屠呦呦的获奖是奖励她上世纪70年代初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而且她连院士也不是。这说明,我们的科技水平和评价标准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既承前启后,又十分重大,可谓“牵一发动全身”,直接关系到浙江“十四五”发展的走向、格局和方位。

如何打造浙江的创新链?借鉴华为、阿里巴巴、海康威视、西湖大学、阿里巴巴达摩院等企业和民办研究类大学的成功经验,可以尝试构建企业家+科学家+教育家+投资家+政府服务的新型创新链。这个创新链实际是对我们一贯倡导的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人才为本、政府主导的人格化、具体化。

企业家: 包括拥有科研成果并产业化的科学家,他们对市场和社会需求高度敏感,有能力运用市场机制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企业为主体,实际上是企业家为主体;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际是发挥企业家的决定性作用。

创新涉及方方面面,熊彼特讲了五个方面,但核心是科技创新。近代工业化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是靠科技原创而领先世界的。由此,创新型省份的概念不能泛化,应以高水平建设科技强省为核心。国际上衡量创新型国家的四大指标都是讲科技:一是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二是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三是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四是发明专利多,世界上公认的20个左右的创新型国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

教育家: 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有什么教育家就会有什么人才。浙江的高校可考虑复制西湖大学的一些做法,一是选拔高水平的教育家担任大学校长,二是赋予大学校长较大的自主权,三是开展学术争鸣,挑战权威,教学相长。

二、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要防止泛化,核心是高水平建设科技强省。

据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发展处提供的数据,2019年,全省专利总量43.6万件,居全国第三位,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占比分别为26%、50%和24%。专利授权总量28.5万件,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4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8件,居各省区第二位。同时,全省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525件,位次从全国第六升至第五。但从中也不难看出,体现核心技术水平的发明专利仅占26%,而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占到74%,说明核心技术很少。

投资家: 主要指专注于高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的金融家,被称为“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和市场前沿的跋涉者。他们熟悉全球科技动态,对新科技潜在价值嗅觉灵敏,及时投资“孵化”新技术,如日本的软银,杭州的赛伯乐投资集团等。另据有关资料,美国有6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其中有一半都在硅谷。

作者:郭占恒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