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当“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成体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正成为时尚。9月17日,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居民对田园风光、乡土文化、农家美食越来越向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快速壮大。据调查,2019年,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约32亿人次,直接带动吸纳就业人数1200万,带动受益农户800多万户。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按下了“暂停键”。5月份以来,各地有序重启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目前不少地方乡村旅游基本恢复,但全面恢复还面临一些困难。韩长赋表示,随着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城乡居民被抑制的需求将持续释放,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的乡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吸引力。
“今年江西落实再贷款、支农支小、旅游消费券等纾困惠企政策,帮助百余家经营主体获银行贷款10亿元,全面推动复业复市,目前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党委书记江枝英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全省从业人员110万人左右,年接待游客8500万人次、总产值近千亿元。
“近5年来,全省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均增幅保持在25%以上。今年,我们提前下达1亿元乡村旅游建设补助资金,与金融机构签署协议,全力支持乡村旅游复工复产。”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卫中说,截至7月底,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3255.6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73.7亿元,分别恢复至上年同期的58.8%和68.2%,年底有望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新的好消息是,针对当前经营主体面临的突出问题,农业农村部将落实国家各项普惠扶持政策,推动出台地方个性化政策措施。强化资金和信贷支持,落实好贷款展期、无还款续贷、支农支小再贷款等信贷政策,开辟信贷绿色通道,给予利率优惠。推动落实免收缓收社会保险单位缴费、减免房租等优惠措施,积极探索对经营主体防疫、消防、食品安全等公共支出给予适当补贴,帮助经营主体渡过难关。推动把停车场、充电桩、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纳入农业农村补短板的重要内容,指导地方在发行的专项债中加大支持力度。
“乡村休闲旅游是一片投资热土,各方面参与热情高涨。但从业主体普遍实力不强,经营方式、产品结构较为单一,还不能很好满足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韩长赋说,要发挥好乡村投资指引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文旅企业、农业企业等下乡投资兴业。推广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多种联农带农模式,引导农民深度参与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旅游产业。用地难是各地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农业农村部正会同其他部门研究,探索通过点状供地方式,着力盘活闲置农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努力破解用地瓶颈。
记者了解到,目前乡村休闲旅游业产业体系不健全,大多以传统的农家乐为主,吸引消费者留宿、游玩、娱乐的元素不多,“吃住行、游购娱、文教养”一体化产业链还没有完全打通,一些景点比较分散,这些都降低了旅游舒适感。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衍德表示,要着力在文化内涵、服务设施、功能定位等方面提升品质,集聚乡村风貌、民俗特色、历史文化等元素,打造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形成精品旅游线路。支持各类休闲旅游主体融合发展、抱团发展,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和农庄,建设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针对不同对象,细分目标市场,让幼有所教、青有所游、中有所憩、老有所养,让不同年龄段人群得到不一样的旅游体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