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中国证券报记者罗晗)9月22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净投放3500亿元流动性,资金面偏紧局面得到缓解。分析人士指出,当前银行超额准备金率较低,大行资金融出意愿不高。同时,流动性分化问题凸显,上周以来,银行和非银机构面临的资金成本差异明显扩大。
净投放量陡增
9月22日,在公开市场上没有逆回购到期的情况下,央行开展了2000亿元7天期和15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
9月18日以来,央行连续三个工作日在公开市场上实现净投放。但22日的投放规模相较此前可谓“陡增”:9月18日单日净投放800亿元,9月21日为600亿元,22日则增至3500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季末流动性较为紧张,央行投放逆回购资金是惯常操作,但此前几日的操作并未让资金面偏紧局面得到缓解。而且,由于当前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率处于较低水平,资金面更易受到扰动因素影响而出现较大波动。在此背景下,央行加码流动性投放有利于保持资金面稳定。
22日,资金利率上行势头趋缓。Wind数据显示,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方面,DR007上行约4基点,DR014微幅上行不足1基点。交易所回购利率方面,上交所质押式国债回购利率全线下行,其中GC007下行近40基点,GC014下行10基点。
流动性分化问题凸显
此次央行加码流动性投放的另一个背景是,9月中旬以来,流动性分化问题愈发突出。代表非银机构和银行资金成本水平差异的R-007和DR007的利差从9月16日的13基点迅速走阔至9月21日的49基点。
这种分化还体现在大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Wind数据显示,经历了6月末至7月中旬的收窄历程后,3个月期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利差重新走阔,从7月下旬的不足10个基点扩大至9月21日的31个基点。
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流动性环境结构性紧张部分缘于季末考核和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但核心原因在于银行超储率过低背景下机构负债端稳定性下降。8月银行超储率或在1%附近,而季末考核、国庆假期临近、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和结构性存款压降等因素进一步加大了资金面压力。
赵伟表示,公开市场操作有助于平抑资金面短期波动,但较难补充银行长期资金缺口。负债端承压之下,银行加大同业存单发行,尤其是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最近两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扩大。同时,银行资金融出减少,甚至还在赎回资金,这加大了非银机构的流动性压力,“负债荒”逐步凸显。
Wind数据显示,6月以来,1年期同业存单加权平均利率持续走高,并在8月超过同期限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8月末以来维持在3%以上。截至9月22日18:00,1年期同业存单加权平均利率为3.21%,高于同期限MLF操作利率26个基点。
不过,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陈建恒团队指出,9月中旬以来存单利率有所回落,反映银行负债压力边际放缓。随着后续财政资金投放增加等利好因素出现,银行整体负债压力有望继续缓解。(完)
- 上一篇: 恒指跌0.01% 林业及木材板块领跌
- 下一篇: 千亿资金追捧 首批4只科创板50ETF一日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