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出台,银保监会允许商业银行成立金融租赁公司,以及商务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放松对商租公司的审批,我国融资租赁业在2007年就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
2020年开端疫情爆发,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金融监管环境趋严,行业信用风险不断暴露,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A股上市公司对融资租赁行业的态度减温。
上市公司曾前赴后继的设立融资租赁公司,现在部分上市公司又纷纷将其压缩或转让,或许原本预想的种种红利并未如约而至。
1.祸福相依,机制纸巨头晨鸣纸业剥离租赁业务
9月29日,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晨鸣纸业”)董秘表示,公司融资租赁业务计划在2020年压缩至100亿元以内。截至6月30日,融资租赁业务余额约120亿元。
2019年1月17日,晨鸣纸业发布公告表示为聚焦造纸主业,逐步剥离非核心业务,拟引入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为战略合作方,深度开展与其在剥离融资租赁业务、资产证券化、综合投融资等业务方面的合作。
晨鸣纸业剥离融资租赁业务的举动出于意料。晨鸣纸业最开始涉足融资租赁业务,是倾向于将融资租赁业务打造成主营业务之一,以缓解其造纸业务周期性波动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的不利局面。
2014年,晨鸣纸业设立全资子公司山东晨鸣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晨鸣租赁”),注册资本共77亿元。融资租赁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扩展至上海设立上海晨鸣集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2018年再次扩大版图至武汉、北京。融资租赁业务也为其带来丰厚的利润。
山东晨鸣租赁在2016年给晨鸣纸业带来9.19亿的净利润,占总净利44.53%,是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另外两家参股盈利公司的净利润总和。
在宣告剥离融资租赁业务后,2019年报显示,山东晨鸣租赁仍为晨鸣纸业带来净利3.26亿,占总净利高达19.67%。
计划作为主业发展的融资租赁业务为何在发展蒸蒸日上之时被剥离?通过晨鸣纸业的财务报告可以发现,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都高达70%以上,高负债导致其财务费用暴增而反噬利润。2019年财务费用29.16亿,较2018年的27.41亿元增加了2.02亿元,增幅为6.37%。2018年融资租赁业务扩张时,财务费用较2017年的21.17亿元增加了6.24亿元,增幅为29.48%。
融资租赁行业本身是资金密集行业,对资金要求较高,虽其为晨鸣纸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相比于为其的资金投入仅仅是杯水车薪,只能依靠大举筹资来维持运营。2020半年报显示,晨鸣纸业有息债务合计568.76亿,其中短期债务占比80.56%。
融资租赁耗资大,规模急速扩大的同时带来了财务危机。2018年宏观环境发生变化,金融监管趋严,晨鸣纸业的融资业务在2019年1月出现违规问题,被证监会山东监管局出具警示函,并对公司董事长陈洪国采取监管谈话的监管措施。为了应对债务压力,规避金融监管,剥离融资租赁业务实施瘦身回血也是理所当然。
2. A股上市公司频频退出融资租赁圈,进军步伐趋缓
上市公司对融资租赁公司的热情似乎在减退,一些上市公司选择放弃对旗下租赁公司的增资,或直接选择退出租赁市场。
9月29日南京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同意全资子公司香港新达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放弃对联营公司南京金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同比例增资权。
9月28日,A股上市公司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山鹰纸业”)发布“关于出售山鹰(上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100%股权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这并非2020年首次出现A股上市公司退出融资租赁业,此前5月诺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诺德股份”)拟公开挂牌出售其全部持有的深圳诺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41.46%股权。
山鹰纸业与诺德股份退出融资租赁圈的说辞同晨鸣纸业类似,二者都表示未来将聚焦主业发展,需整合公司资源,剥离类金融业务的副业。
不仅如此, 近两年A股上市公司成立融资租赁公司的步伐也明显放缓,截至2020年9月下旬,A股上市公司仅杭叉集团、恒源煤电、山河智能三家公告拟成立融资租赁公司,2019年同样只有深圳能源、保税科技、永辉超市三家公告拟成立融资租赁公司。
2018年融资租赁市场也是划分两极,不少上市公司公告成立租赁公司,而另一面则是纷纷告别融资租赁业。
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港”)2018年5月15日才公告设立珠海港惠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仅相隔半年的时间,董事会于12月决定转让该融资租赁公司。
2018年10月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将深圳市海能达融资租赁有限公司100%股权分别转让给广东久旭科技有限公司、裕?有限公司。理由也是未来业务发展将聚焦核心业务,融资租赁公司独立性弱,对主营业务发展难以形成有效的推动 。
其中也有因为融资租赁公司未带来预期利润,相反拉上市公司的后腿而被抛弃的案例。2018上海大名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名城”)因为旗下融资租赁公司连累自身原本业务将其出售。
大名城公告中解释到“中程租赁资产质量、经营状况以及经营性现金流均呈现下降趋势,资产减值拨备计提大幅增加,且预计短期内无法改善,相关业务和资产风险显露。”
从上述多家上市公司抛售旗下租赁公司的事件来看,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未能给上市公司带来预期的多元化发展和助力传统产业的“双重红利”。
3.资金引流新渠道,融资租赁引无数上市公司竞折腰
受国家政策导向,上市公司倍加关注融资租赁业,一方面可以谋求转型发展,上市公司在传统行业增长疲软,金融板块成为不少公司钟情对象,希望可以转型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另一方面受资金饥渴推动,外加刚兴起的融资租赁业低门槛高收益特征,众多上市公司纷纷涉足参与,寄托于融资租赁可以带来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缓解公司自身融资难的问题,进而推动自身原本业务的发展。
融资租赁行业由此进入一个发展快车道。
2011年至2015年,共有51家上市公司宣布投资或者参股设立融资(金融)租赁公司。
根据2017年8月商务部发布的《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6~2017)》,截至2016年底,共有291家上市公司设立或参股347家融资租赁公司。
2018年,不完全统计共有20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拟设融资租赁公司,其中有3家为金融租赁公司。
2018年5月14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发布《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将制定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行业务经营和监管规则职责划给银保监会。
融资租赁监管部门划转至银保监会,统一监管成大势所趋,融资租赁公司的注册将收紧。2018年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公告将成立融资租赁公司,或许仅仅只是为了在牌照收紧前抢占位置获取先发优势,并未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所需。融资租赁业随着银保监会正式挂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4.政策趋紧从严,上市公司布控融资租赁需三思而后行
“强监管、严监管”的大幕徐徐拉开,各金融监管部门密集发布各项监管政策,引导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2020年1月8日,银保监会起草了《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
《意见稿》中下调杠杆倍数上限,对部分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开展形成一定限制,新增客户集中度上限的监管指标,使业务集中于股东集团公司、从事单一租赁资产金额较大的融资租赁公司面临较大的业务调整压力。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9年6月末,融资租赁公司(不含金融租赁公司)共10900家,处于营业状态的仅有2985家,约72%的融资租赁公司处于空壳、停业状态,行业整体开业率不高。《意见稿》明确了“失联”和“空壳”等非正常经营类融资租赁公司,并要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督促非正常经营类和违法违规经营类企业整改,此规定将加速大量“失联”、“空壳”企业的出清。
随着清理速度的加快,空壳和违规经营企业逐步退场,行业经营环境会得到显著净化,融资租赁行业逐步从一个由小到大、由多到精的方向发展。上市公司盲目利用融资租赁公司为自己“输血”的行为也将随着监管从严有效遏制,行业乱象也将大幅减少。
融资租赁业虽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以及诸多诱惑,但已有前车之鉴,上市公司跟风布局融资租赁既可能无法获取新的利润增长还可能连累原本主业。上市公司进军融资租赁应从自身发展战略切实出发,尤其在监管逐步收紧的情势下,盲目开展融资租赁后或将覆水难收,需谋定而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