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牌照吸引力上升,投资范围扩大引来更多活水

随着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范围扩大,其对外资的吸引力显著上升。第一财经记者获悉,越来越多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外资机构对QFII牌照展现出兴趣。近期,资管规模364亿美元、全球最大的上市对冲基金英仕曼(Man Group)就拿到了QFII牌照。

近两年来,相比QFII,互联互通机制以其便利性赢得众多外资机构追捧,但互联互通仍无法参与境内衍生品,亦无法参与A股打新。今年以来,中国监管层不断完善QFII /RQFII(后文统称QFII)制度??先是将两者合并并取消额度限制、便利化资金安排,近期又扩大了QFII的投资范围至金融期货(国债期货、股指期货)、债券回购、商品期货等,这使得不少原本还在犹豫的新机构加速申请QFII牌照。

自然也有人开始担心这或引入更多外资“空头”,但事实并非如此。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魏红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新的《QFII、RQFII办法》(下称《办法》)发布后便有众多外资机构前来问询,不少都是长线投资机构,在风险对冲工具更完善后,将吸引更多“活水”进入中国。以股指期货来说,当前QFII只能做套保,且要求严格期现匹配而不能做投机,因此诸如“裸卖空”的情况并不可能发生。

10月9日,A股长假后首日开盘便吸引超百亿北向资金净流入,12日开盘后势头持续,全年净流入累计1050亿元;今年前7个月人民币债券外资流入也高达4740亿元,同比增60%,机构预计全年资金流入量将达8000亿至1万亿元,2021年将增至1万亿到1.2万亿元。

外资买债以现券为主,通过国债期货套保

过去几年,虽然中国债市不断开放,但外资机构仍无法有效进行人民币利率风险对冲。此次《办法》不仅允许QFII参与国债期货,投资范围还扩至债券回购。

“很多国际投资机构都是长期投资者,出于资金效率的考量,更多将持有现券。有了更多QFII投资机构参与,会使中国国债期货市场更活跃。”魏红斌表示,早在2018年,中金所发布指引,允许将国债质押做为期货交易的保证金,放宽抵押品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构持仓成本,便有不少海外客户前来问询并表示兴趣。作为中介机构的摩根大通期货也于今年7月,被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批准由交易会员变更为交易结算会员。

目前,外资机构仍在等待《办法》的相关细节指引,例如就国债期货而言,会否对QFII设定限仓比例?会否允许QFII进行套利、套保、投机中的一种或多种?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葛音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办法》的确保留了一定的想象空间,QFII可参与的金融期货、商品期货、期权等的具体品种和交易方式,将由证券期货交易场所报证监会同意。

魏红斌称,目前国债期货交易编码类型包括“套利、套保、投机”三种,各金融机构中,目前仅有基金专户、券商资管小集合、证券资管定向等被允许开展上述所有操作,而银行、保险等若参与国债期货则被限定在套期保值。记者同时了解到,4月10日,五大国有银行成为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首批试点商业银行,当时监管层的要求也是进行套保而非投机,并且对开仓手数有所限制,因此预计QFII进入国债期货市场将更多以套保为主。

“此前也有讨论过套利、套保、投机‘三码合一’的可能性,基于额度申请,但仍待具体细则明确。”魏红斌预计,随着富时罗素WGBI指数早前已纳入中国国债,后续将有更多外资布局中国债市。

摩根资管投资组合经理彭逸升此前对记者称,外资持有中国政府债券的比例已从前几年的2%升至9%以上,尽管亚洲其他市场(15%-30%)相比,中国的这一比例仍相对较小,但当投资者拥有更多管理风险的对冲选项后,中国债市国际化进程将会提速。

股指期货限定套保,无需担忧“裸卖空”

在新《办法》下,对于外资空头的担忧更多集中在股指期货方面。但机构人士认为,这种担忧大可不必。

事实上,在《办法》公布前,QFII已可一定条件下参与股指期货。早在2011年5月6日,证监会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但QFII只能从事套保交易,而不得利用股指期货在境外发行衍生品;规定在任何交易日日终,QFII持有的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其投资额度,在任何交易日日内,QFII的成交金额(不包括平仓)不得超过其投资额度。

“我认为《办法》并不会导致更多资金做空A股。当前不少海外长钱资金都希望进入中国,而且部分大型机构以持有正股为主,并没有衍生品的敞口,部分对冲基金等可能会参与股指期货、期权等。但事实上,在当前政策下,股指期货有严格的资金套保要求,需要做到期现匹配,这相当于引入了更多资金,而不是‘裸卖空’。”魏红斌称,“随着投资者更成熟,监管层也可能逐步放松相关限制。”

此外,引入更多QFII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长期也有助于改善合约贴水较大的情况。魏红斌称,目前股指期货的整体效率已大大改善,例如在上证50和沪深300合约上,年化贴水多数时间在5%以内,较深的贴水主要存在于中证500合约上,使用期货对冲的成本居高不下,“这和合约本身成份股较多、股价波动大、派息不是很规律等因素有关,随着市场参与主体不断丰富,情况有望得到改善。”

魏红斌建议,未来能够推出股指期货(尤其是沪深300)的国际品种,让除了QFII以外的国际机构都可参与。当前,参与A股的国际投资者能用来进行风险管理的工具仅有新加坡富时A50期货,去年港交所宣布将携手MSCI推出MSCI中国A股指数期货,但仍有待监管批准。当前,国际投资者布局的中国股票已从知名大盘蓝筹不断下沉到中小盘股票,因此仅富时A50期货或无法充分满足其套保需求。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 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周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