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卖重要资产、融资87亿后 潘苏通折价配股再筹钱

观点地产网高银金融的每一次停牌,都会为潘苏通的财富神话带来新的转折。

上一次停牌,潘苏通拟20.5亿港元卖掉了高银保理全部股权,这一次,高银金融拟折价1%配股融资。

10月11日晚间,高银金融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透过配售代理天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以每股1港元配售合共最多13.98亿股新股份予不少于6名承配人。

据悉,上述配售股份占高银金融现有已发行股本的约20%,经发行所有配售股份扩大后,占比约为16.67%。假设所有配售股份透过配售协议成功配售,则配售事项的所得款项总额将为13.98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13.84亿港元。

一笔将近14亿港元的配股融资,对手头紧张的潘苏通来说,或许是一场“及时雨”,但这场不算大的雨,又能否浇灭高银金融“钱紧”的大火?

配股14亿“止渴”

配股一直是上市房企热衷的融资方式之一,房企往往可以通过这个融资渠道来改善资本结构,充实资本规模。近日,潘苏通就将念头转向了股权融资上。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获悉,高银金融此次拟以每股1港元配售最多13.98亿股新股,该价格较其9月29日停牌收报的价格1.01港元折让约0.99%。

据悉,预期配售股份将配售予不少于六名承配人,该等承配人将为任何个人、企业、机构投资者或其他投资者。

于本公告日期,配售事项下最多13.98亿股配售股份相当于该公司已发行股本69.91亿股股份约20%;及经发行所有配售股份扩大后的已发行股本83.89亿股股份约16.67%,同时,主席潘苏通及高银环球控股所持股权由70.86%摊薄至59.05%。

事实上,高银金融并不是单一案例,今年以来,房地产企业就开启了新一轮的配股融资潮。其中包括融创以42.8港元/股配售1.87亿股,融资规模近80亿港元;万科以25港元/股配售3.16亿股,募资78.65亿港元......

数据来源:观点指数整理

据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地产行业内通过配售股份筹集资金的企业超过20家,但每家企业配股融资的目的各不相同。

有的企业配股是为了提高资本流动性,如万科;有的为了项目开发,如世茂;有的为了进行收并购投资,如绿城服务、永生生活服务、佳兆业美好等;但也有房企希望通过配股融资来调整资本结构、优化负债率,如富力、高银金融。

事实上,配股融资是地产行业常见的融资方式,这种融资不是计入负债,而是计入权益,因此,企业在补充企业的资金缺口的同时不会增加债务负担。

分析人士也表示:“此类配股的方式较好地回避了债券融资的问题,在近期三道红线的管控下,股权融资更为稳妥,所以也带来较好的机会”。

但该人士也提到,相较于美元债、公司债或ABS等,配股融资使用的更少一些,因为这种融资方式会产生“稀释效应”,还会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影响,进而导致股价的波动。

至于此次融资的主角高银金融,该公司在公告中提到,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作于偿还债务及集团一般营运资金。

对高银金融而言,配股融资多少有些无奈,当未偿还债务达到了高峰,该公司曾通过甩卖资产、与长实重组等方式来补足资金缺口,但依旧无法解渴。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年度,高银金融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为56.89亿港元,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约为158.49亿港元。期末,该公司的债项对总资产比率增加至52.0%,按债务净额除以总资产计算之比率约为51.9%,同比增加22.8个百分点。

而同期,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值以及已抵押银行存款合共约为3730万港元,较2019财政年度末减少99.1%。

因此,此次配股融资能填补多少债务窟窿呢?能否实际解决高银的难题?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答案或许是否定的。

业内人士告诉我们,高银金融前些年利用高杠杆拿了一些贵价地,资金缺口很大,14亿港元的配股融资可能无法改变大局。

潘苏通的债务“黑洞”

“启德退地”风波后,高银的资金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被称为香港地产豪商的潘苏通,最早是做数码设备生意的,1993年彼和松下电器合作创建了松日集团,主要代工生产MP3和卡拉OK 等电子产品。

随后,在机缘巧合之下,潘苏通将集团产业转型到了金融和地产领域,涉足地产开发后,心高气傲的潘苏通直接开始参与超高层项目,首个项目在天津落地。

但遗憾的是,高银的第一地产项目就曾多次传出资金链紧张,最终被剥离出上市公司,由此之后,潘苏通的地产野心就安置在香港岛上,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早前统计,仅在2016-2019年4年内,潘苏通撬动了近400亿资金,抢下香港何文田、启德等区域多宗高价土地。

那些年,受地产业务的推动,高银地产和高银金融的股票分别为29.5港元和35.4港元每股,总市值暴涨至3000亿港元,潘苏通也被冠上“香港第六大富豪”的称谓。

但也是因为房地产,高银金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业内人士看来,高银金融如今所面对的种种困局,多是此前高杠杆夺地留下的“缺钱”后遗症。

高杠杆夺地之后,后续的开发还需要资金,因为为了改善项目公司的资金状况,潘苏通在过去几年曾多次通过“左手倒右手”的为项目提供足够的开发资金。

其中,2018年,潘苏通以合共124亿元的价格从高银金融手中买入位于香港九龙何文田的两个住宅项目,同时,高银金融也从潘苏通手中以总价56.08亿港元购入位于香港九龙湾的甲级写字楼??高银金融国际中心40%的股权。

这种左右腾挪的方式似乎成为了潘苏通惯用的做法,一方面,这种方式能够将优质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另一方面,潘苏通也能以股东身份名正言顺为项目公司提供资金。

但对手头并不宽裕的高银金融来说,这种资产腾挪的“大计”始终不可持续,高企的负债、紧缺的资金始终阻碍高银金融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2019年,高银金融以111亿元港元价格拍得启德商业地块,但是交易日当天反悔,公司也因此付出2500万港元定金无法收回。

这场退地风波,将高银推上了风口浪尖。

自此之后,为了填补资金亏空,高银金融开始了一系列的出售动作,同时以高银金融国际中心抵押再融资,获长实牵头借出合计87亿港元......但潘苏通的债务“黑洞”仿佛还是看不到边际。

10月9日,高银金融公告披露,马励志辞任高银金融的副主席及非执行董事,而彼时,马励志上任被外界看作是长实搭救高银的重要标志。如今,马励志的退出,不免引发外界的猜疑。分析人士提到,这或许也是长实退出的某种信号。

没有了“白衣骑士”,高银金融唯有依靠自身来寻求更多的资金。两天之后,高银金融披露了一份14亿港元的配股融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