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天眼APP讯 : 2020 年的金融系统可谓是风波不断,并且是一次又一次毫无下限地挑战老百姓的智商,瑞幸咖啡制造假经营数据割洋韭菜;中信银行故意泄露客户数据立案调查;但是这些事件都比不过武汉金凰 300 亿黄金造假大案。
2020 年 6 月,一个 300 亿黄金造假大案震惊了整个金融圈,十几家银行、信托公司纷纷被卷入,但其中的核心则是中国人保财险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可谓是踩中了中国保险历史上最大的一颗地雷。
武汉金凰作为全国最大的珠宝公司之一,从 2015 年开始,向四川信托、长安信托、民生信托等 16 家金融机构累计借款超过 300 亿元,担保物则是 83 吨的黄金,再由中国人民人保财险出具保单增信,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一单无懈可击的好生意,黄金是硬通货,有黄金担保的贷款本不应该出现任何风险。
然而这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骗局,武汉金凰从头到尾就是在骗贷,用于质押的 83 吨黄金其实黄铜,事情败露之后,还剩下 160 亿元的未到期债务,武汉金凰实控人失联,公司退市,留下这一地鸡毛,让债权人和人保财险开始扯皮。
根据这个融资方案,武汉金凰提供黄金质押,信托公司提供贷款资金,人保财险进行对黄金出具保单予以保险,保险合同中明确约定:黄金的质量和重量由保险人承保,如质量和重量不符合保单约定,即视同发生保险事故,由保险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黄金变黄铜,当然是黄金质量与保单约定不一致,面对 160 亿的理赔,人保财险怎能轻易认栽,事发后第一时间明确表示拒赔,但是信托公司不能善罢甘休,于是起诉上了法院。
在这个案件中,疑点实在太多了,有没有内鬼配合尚且不敢妄下定论,银保监会对此事的定性是:金融机构内控风控形同虚设。其中有很多地方却是证明金融机构踩中这颗雷纯属活该。
首先,武汉金凰是一家贸易型企业,只从事简单的加工,短短 5 年期间融资 300 亿,常年贷款余额维持在 200 亿以上,而公司一年的销售收入还不足 300 亿元,对于这样一家企业来说,资产的流转率很快,突然大举借钱,资金用途必然有问题。
其次,以黄金,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属于低风险业务,因为对于借款人来说作为短期周转尚且可以接受,但是武汉金凰的单笔借款期限长达三年,这着实令人难以理解,黄金是硬通货,变现能力极强,以黄金抵押办理长期贷款是极不划算的行为。
第三,武汉金凰向信托公司借款的利率超过 8%,如此高昂的融资成本,又有黄金质押,为何不直接找银行办理更低利率的贷款?就算是直接抛售黄金变现也比借钱划算,要知道黄金的价格波动并不大,2010 年至今 10 年来,黄金的价格只上涨了 60%,年均涨幅只有 6%。
第四,涉事的信托公司没有一家是武汉甚至湖北当地的机构,这显然不符合常理,作为武汉当地的企业,竟然舍近求远,究竟是武汉本地的机构太机智,还是这些涉案金融机构太傻?
第五,武汉金凰竟然质押了 83 吨金条,这是什么概念?价值三百多亿,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库存尚且只有十几吨,全国最知名的珠宝商周生生、周大生两家公司的金条库存加在一起也没有 20 吨,武汉金凰何德何能能够有这么多的金条?
其他还有很多的疑点,无法一一列举,但是这么多的疑点,这些专业的金融机构风险审查人员还就一点都没有看出来,他们不踩雷,那都没有天理了!
现在这个案件已经过去 4 个月了,指望武汉金凰还钱是没希望了,那就由人保财险和十几家信托公司承担,10 月 10 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民事裁定书,支持一审判定,驳回人保武汉分公司上诉,维持原裁定,根据一审的(2020)陕 01 民初 149 号民事裁定,人保武汉分公司、人保财险需共同赔偿长安信托 8.21 亿元。
这是第一笔,后续还有 15 家金融机构共计 152 亿元,不知道人保财险要如何应对,如果所有的判决都是这样,那么人保财险总共要赔 160 亿元,一年的利润算是没有了!
不知道这个教训,是不会给国内的金融机构带来一个深深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