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受消息影响,圆通速递国际遭资金爆炒,盘中一度涨276%,截至收盘,涨259.3%,报7.15港元,全天成交额达23.13亿港元。
据了解,直到3月,仍有大量商家手握订单却无法发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平台成交额,也对用户体验造成伤害。
2017年8月21日,京东开放平台正式终止与天天快递、百世快递的合作。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建议商家使用综合服务质量较好的快递企业,然而此前天天快递刚刚被苏宁收购,百世快递是阿里持续投资的快递企业。
阿里系,桐庐帮
“阿里系”快递公司,正在扩军路上再下一城。
目前,六大民营快递公司,已有五家编入阿里系。唯有顺丰独自为营。
在惨烈竞争下,各方去留是迟早的事,而疫情成为催化因素。
距离马云的故乡,浙江杭州1小时车程的小县城桐庐,申通、圆通、中通和韵达的创始人和接手百世汇通的徐建荣,都来自这里。人们也将他们称为“桐庐帮”。
二季度,顺丰扣非净利润同比大涨75%;圆通归母净利润增长40.6%;中通净利润同比增长5.6%。而韵达归母净利润下滑52%,申通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减少96%。
京东开放平台表示,目前,中国邮政、顺丰、中通、圆通、韵达、壹米滴答、众邮快递等50余家国内主流的快递物流企业均与京东开放平台保持正常合作。
9月1日,圆通速递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等转让方及其一致行动人拟以17.406 元/股向阿里网络转让 3.79亿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12%,转让总价款为66亿元;转让完成后,阿里网络与阿里创投、菜鸟供应链均为阿里巴巴集团内企业,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22.50%的圆通速递股份。
碰上疫情,这种缺陷被迅速放大。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3月,阿里斥资46.6亿元入股申通快递,通过投资母公司的方式获得对方14.65%的股权。当年7月,阿里与申通股东签署购股权协议,该协议允许阿里或其指定第三方在三年之内收购申通前两大股东所持上市公司约31.35%的股权。一旦完成,阿里将彻底掌控申通快递。
现在,“桐庐帮”属于阿里的物流体系。
不过奇怪的是,阿里巴巴还没真正控股过一家快递上市公司。直到现在,也仅仅是圆通第二大股东。
据路透社报道,此次谈判涉及到圆通快递集团创始人喻会蛟、张小娟夫妇手中约 30% 的股份,按照圆通快递本周三 474 亿元(合 70 亿美元)的市值计算,价值 21 亿美元。喻会蛟、张小娟夫妇希望以至少人民币 500 亿元的估值出售这些股份,且希望保留部分股份。
8月21日,有媒体称,阿里巴巴正与圆通快递创始人进行谈判,希望增持圆通快递股份,成为圆通的最大股东。不过,阿里巴巴的一名代表否认了该公司计划成为圆通大股东并收购高达30%股份的消息,称其为“不正确且绝对错误的”,并没有提供任何进一步的细节。
电商巨头之间,越来越壁垒分明,而作为下游的快递公司,或许也不得不选边站队。
8 月 21 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阿里巴巴正与圆通快递创始人进行谈判,希望增持圆通快递股份,成为圆通的最大股东。27 日,界面新闻对此向双方求证,阿里巴巴否认了上述消息,圆通方面则表示暂不做回应。
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711.29亿元,同比增长42.05%。
最近申通和京东的不愉快,或许可以说明问题。
8月18日消息,申通快递与京东开放平台合作到期一事引发关注。对此,京东开放平台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京东开放平台暂停与申通的合作是因为双方的合同已经过期,且并未就续约达成一致。
事实上,委身电商巨头,有得亦有失。
9月1日晚间,圆通速递公告称,实控人和创始人喻会蛟将自己12%的股份转让给了阿里,套现66亿元;阿里在圆通持股比例上升至22.5%,成为第二大股东。
然而就在同一时期,阿里正通过战略投资,有可能成为申通的第一大股东。
这不是京东第一次中止与其他电商系快递公司的合作。
在最新的7月份,通达系的单票收入跌了20%以上。二季度,CR4(行业前四名份额集中度指标)达到65.4%,同比提升3.3%。
在阿里体系内,京东物流也迟迟不被接入到其体系内。在用户端的菜鸟裹裹的页面,京东物流被归类为“其他物流”,表明了京东物流在阿里菜鸟系统里的门外角色。
那么,在阿里成为第二大股东后,圆通有没有可能遇到跟申通一样的麻烦呢?
为此,阿里仍将加速对物流行业的资本布局,形成有效的护城河,以压制其电商领域的竞争对手。
快递下半场,要赢不容易
阿里和圆通,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
先说阿里。
出于自身的利益,京东必然会有偏向地选择快递企业,更加愿意扶持自家的快递公司,比如京东快递与众邮快递。
目前国内快递业已呈四极格局:阿里系、京东系、顺丰系和拼多多系。
2020年上半年,顺丰业务出现增量增收增市场份额的难得景象。顺丰控股不仅总营业收入远高于12.6%的行业增长率,速运物流业务件量36.55亿票,同比增长81.3%,也远高于22.1%的行业增长率。
阿里对其购入股份的物流公司掌控有限,而阿里系物流公司都是加盟制,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尚且很难保持稳定和统一。
如果上述消息属实,结合现在公告的股份转让,可以确定地是,喻会蛟夫妇正谋求全身而退。而阿里并没有选择全盘接手,只收购了不到一半的股份。
在疫情期间,京东电商及物流速度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京东的自有物流体系,疫情期间的优势超过顺丰和阿里。不只是在物流方面做了巨大的贡献,更是捐赠了关键的医疗器械设备,还将全国就近的仓储物资全都捐出服务于灾区。
而阿里巴巴,能否通过针对加盟制快递公司的买买买,实现最终整合呢?
再说圆通。
任何行业,发展到最后,都大概率出现“一超多强”,甚至赢家通吃的局面。
顺丰做直营,阿里系快递公司是加盟制。
在此次疫情中,快递公司表现分化:顺丰凭借直营优势逆势扩张,加盟制快递公司反而因为无法复工拖累业绩,在疫情改善后,又因更加凶猛的价格战竞争惨烈,增量不增利。
顺丰在疫情期间凭借直营模式业绩大涨,股价翻番,老板王卫还自掏腰包五亿元,为员工每人发了888元红包。
安信证券曾发布研报预测,疫情后2020年全年行业竞争将加剧,短期快递企业业绩承压,中长期看,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加速行业出清,快递企业分化将加速。
从全球快递格局来看,快递最终业态都是直营模式的,从UPS到Fedex到DHL,包括电商巨头亚马逊也在自建物流,目前除了顺丰,“通达系”快递公司都是加盟模式。
经过厚积薄发,坚持直营的顺丰在高端快递服务的优势难以撼动。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寄快递的话,如果是普通物品,可能会选择价格较低的四通一达,但是假如是贵重物品,或者是对时效要求较高,那么一定会选择顺丰,因为它更靠谱。
顺丰的直营模式,让它牺牲了扩张的速度,但是却获得了优质的服务。
而四通一达,在逐年的扩大加盟中,逐渐陷入价格战、低端竞争,最后面临“内卷”的囚徒困境。
要么降价保住利润,但是市占率下降,量被对手吃掉,成本无法下降,最后和龙头成本差距越拉越远然后死掉;
要么降价拿份额,也许也会损伤利润,但也许可以把财务状况更差的熬死,然后活下来。
也就是说,顺丰有可能成为剩者,加盟制快递能否向直营靠拢,关系未来生死存亡。
2016-2019年,快递企业集体上市后,行业处于春秋时期。在这个时期,行业增速还比较高,市场仍然供不应求。五家巨头通过蚕食边缘快递公司的份额加大自身规模,同时不影响对方的份额,这时各方的差距并不大。2017年,五大民营上市电商快递公司业务量占全行业(电商快递+商务快递)的60%,但第一名中通与第五名百世的市场份额相差仅6%。
实际上,圆通一度野心很大,早年直营化尝试,最近搞机场,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江湖还是那个江湖,在可见的未来,会更加惨烈,或许,知天命之年的喻董事长,是否还有下场搏杀的勇气?落袋为安也算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