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泰证券推出“恒泰星选”管理人体系,聚焦优质资产管理机构

恒泰证券于活动同期发布了《中国证券私募基金管理人报告(2020)》。该报告显示,近两年私募基金行业发展迅速,证券类私募规模从去年末的2.45万亿,到今年8月末已增长至3.15万亿,增幅接近三成。与此同时,随着头部管理人不断被“抢筹”,许多私募管理人选择拉长产品封闭期,或者封盘、不再接受来自销售渠道的新资金。

此外,报告肯定了优质私募基金管理人对于券商构建“买方”财富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它指出,中国金融产品全面转型净值化的趋势下,证券公司需要构建高品质的产品体系和系统的售后服务能力,转型为真正的“买方投顾”。证券私募管理人不仅提供财富管理所需的基础产品,在策略研究、服务支撑乃至品牌合作上更可充分共享优势、互相打通,未来,两者的结合将会更加紧密。

10月17日,恒泰证券与私募排排网在上海联合举办“科技赋能·链接财富”私募基金专题活动,并在活动上发布了“恒泰星选”管理人体系,主打“选产品,更简单”的客户服务理念。

据恒泰证券私人财富团队负责人王莽介绍,如同核心资产一样,优质的管理人正在变得稀缺,这一点已经成为市场的共识。随着资产管理行业逐渐发展壮大、产品数量越来越多,产品代销机构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对管理人和产品的筛选,在“产品全”的前提下,努力引导客户选择“好产品”;二是针对投前指引、投后服务偏弱的情况,发挥顾问服务在金融产品配置中的作用。

在“星选体系”的落地环节,恒泰证券将向客户提供两种服务模式:一种是引导客户配置“恒泰星选管理人”发行的单一产品,主要适合个人资金已有充分配置,正在寻找新基金来完善持仓结构的客户;另一种是向客户推介“恒泰星选系列FOF”。在这种模式下,客户可以通过组合投资的形式,一次性配齐所有子产品,适合“有一笔独立资金可供配置,愿意耐心持有、追求长期收益”的客户。

报告认为,一家证券类私募从团队搭建,到产品体系基本成型、获得投资者和市场的认可,通常需要5~6年的时间。中国的私募基金行业自2012年《证券投资基金法》确立法律地位、步入正轨之后,才逐步酝酿真正优质的管理人。2016年行业整顿后重装出发的新晋管理人仍需要时间来验证自身,因而在未来的2~3年时间里,头部化将继续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