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垃圾危及全球,瓦努阿图成为“禁塑”最严国家
当人类意识到掠夺式的文明进步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以及因此所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之际,在世界范围内,近些年来,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理念成为社会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瓦努阿图在原有优越的自然和环境基础之上,坚持以严苛的环保意识维护其世界上仅存的“最后一片净土”的美誉,赋能打造优质旅游升级版。
被誉为“南太平洋明珠”、“澳洲新西兰人后花园”的瓦努阿图,曾在多个场合公开支持中国。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建交三十八年以来,瓦努阿图与中国之间缔造了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的典范,所以号称“南太平洋的巴铁”。
如何降低乃至消除塑料污染,成为全球各国都在探讨的话题。根据科技杂志周刊《新科学家》的网站资料显示,孟加拉国早在2002年就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施完全禁止塑料袋的国家。之后,中国、以色列、南非等国家也先后颁布了类似法律。
为了减少塑料垃圾污染对其原始古朴风貌的破坏,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彰显了非同一般的行动力。自2018年执行“禁塑令”以来,瓦努阿图法律部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机制,规定每使用一个塑料制品都将会被处罚175~900美元。对于国民平均收入并不高的瓦努阿图人来说,这样的罚款金额堪称无法承受的天文数字。
环保法要求严苛,瓦努阿图推动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由大大小小83个岛屿组成的瓦努阿图,森林、椰子树和鲜花,由300多种珊瑚和450种鱼类形成的充满活力的海底世界等没有任何现代工业污染痕迹的美丽景观,使得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深度旅游者趋之若鹜。
旅游业作为瓦努阿图经济增长的关键推动力,成为就业和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据公开数据显示,旅游业占瓦努阿图国内生产总值的近40%,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
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瓦努阿图工业基础薄弱,政府近年来致力于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尤为注重鼓励外商投资,以期通过发展私人企业、增加就业、出口创汇和提升政府财政收入。
面对外来投资呈现稳定增长势头与保持无污染原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瓦努阿图坚持自然环境保护底线,致力于实现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制定并颁布了《环境管理和保护法》,严格遴选外来投资项目,彰显了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上的立场和决心。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800多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洋生物、渔业、旅游业等行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80亿美元。不易降解的塑料垃圾不仅会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对生态环境形成污染,而且塑料垃圾还以碎片、颗粒状的微塑料形式出现在海洋食物链中,从而进入人类的饮食中,并因其所本身及其在水中吸附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形成威胁,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可持续性挑战。
环境法要求,对环境、社会或风俗可能造成影响的投资项目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估,评估内容具体到是否会导致地貌或河道变动,是否会对珊瑚礁造成影响等方面。那些取得投资促进局等政府部门投资许可的项目要在环保局申请,以进行初步环保评估。对于环保局认为有必要进行全面环境评估的项目,投资方或承建方还需与环保局指定的第三方环保评估机构商洽谈,进行全面评估。按照瓦努阿图要求,对初评和全面评估中不符合瓦努阿图环保规定的事项进行整改,直至评估通过。
在最严厉的“禁塑令”下,当地瓦努阿图民众使用塑料替代品已蔚然成风:在农贸市场,小贩们会用传统的网兜来包装蔬菜与水果;人们购物则会准备环保型购物袋,或者用当地手工艺人编织的篾筐等一类的东西装盛食材。更值得一提的是,“禁塑令”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当地人的环保意识。每逢周六,许多学生和普通市民都会背着政府发放的黄色垃圾袋,在公共场所和公园捡垃圾。
旅游特色是留住游客的强大吸引力和构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瓦努阿图因其原生态的旅游资源和优美旖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源源不断的游客。瓦努阿图人民自发保护环境不懈努力的结果与严苛环保法成效相叠加,使得其原生态的环境产生出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优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