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步静
在21日下午举行的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的“金融科技与创新”平行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在主旨演讲中谈到,在金融科技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留传统的、有效的金融交易渠道和服务方式,小额支付必须支持现金。
易纲介绍,近年来,央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已经出台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总体看,大型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进步很快,中小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专注细分市场,也能在一个小的方面占据优势。
然而,伴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三个问题:即传统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问题;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以及数字鸿沟的问题。“我和老年人沟通,他们不喜欢什么都通过智能手机,甚至是老教授、老知识分子也是这样。”
如何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易纲给出了四点思路。
一是要建立清晰公平的环境,该透明的一定要透明,该保护的一定要保护,取消机构在数据采集中的霸王条款,规范集团内部为了商业目的使用个人信息和企业信息的行为,严防信息被滥用。
二是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明确哪些金融服务应实行牌照管理,明确银行和非银行的边界,明确相同金融业务应当有相同的管理措施。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在合作中发展。
四是注意保留传统的、有效的金融交易渠道和服务方式,小额支付必须支持现金。“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现金。”易纲特别提到,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得考虑到老年人的使用。
除此之外,易纲还表示,货币政策方面,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等方式,出台了规模可观的宏观对冲措施。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3次降准,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约1个百分点,降准释放流动性1.75万亿元。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10次降准,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约5.5个百分点,累计释放流动性8.1万亿元。
今年货币政策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层次、有梯度地出台,有内在的逻辑。疫情暴发初期,人民银行于1月31日设立了第一批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银行向医疗和生活物资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财政给予50%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很低。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使用实行名单制管理,已基本用完,定向支持了7600多家直接参与防疫的重点企业,有力支持了医疗和生活物资保供任务。
在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控制、进入有序复工复产阶段,人民银行于2月26日增加第二批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商业银行以不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当时为4.05%)+50个基点发放贷款,实际执行的平均利率约为4.4%。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已基本用完,支持了近60万家企业复工复产。
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阶段,人民银行于4月20日增加第三批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支持银行加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平均融资成本控制在5.5%以内,预计支持超过200万家企业等市场主体。
货币政策实施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增强直达性、精准性。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人民银行于6月1日发布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适当提供央行资金支持,推动银行积极办理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截至8月末,银行已累计对157万家市场主体的贷款本金和81万家市场主体的贷款利息实施了延期,共涉及3.7万亿元到期贷款本息;3月至8月,银行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超过3000万笔,共计1.8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3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行网站、北京日报)
(封面图来自:摄图网)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