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盈基金邓栋:债市仍处于调整中,但风险已大幅释放

邓栋,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具有10年证券从业经历;历任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监(主持工作)并兼任招商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2017年8月加入宝盈基金,现任宝盈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

问: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你的总体投资策略是什么样的?同样是债基收益差距却比较大,你如何寻找好的投资标的?

邓栋:投资理念是获取风险可控的合理回报,所以就是做好信用控制的基础上,协调流动性和静态,获取绝对回报,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久期操作,获取资本利得增强收益。对于债券投资标的寻找,最多的还是自上而下的找,通过对经济增长,流动性等宏观面的分析,以及中观的供需分析和机构行为分析,来寻找收益率曲线上投资的点。

问:经历多轮牛熊转换,你对投资有何感悟?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持什么观点?

邓栋:投资就是坚持与应对的结合,坚持在于坚持你的投资理念,我的投资理念是获取风险可控的合理回报,这个是要一直坚持的。应对则是根据市场的情况,组合情况,客户情况对于市场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市场完全符合你的预期是很少见的,更多的是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化,所以投资就是我们需要在一条大的主逻辑线上进行各种应对,以期能实现预定的目标。

对于我国债券市场,我很乐观,随着我国债市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将会有进一步的加强,投资者的多样性也会增多。随着刚兑的打破,信用市场也将逐渐成熟,高收益债和垃圾债市场也将逐渐成型,这些都会给投资者提供很好的投资机会。

问:有人称股市和债市有“跷跷板效应”,你是否认同?为什么?

邓栋:短期股债会有一定的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风险偏好的变化,以及短期资金的流向。但中长期来看,我并不认同,即使中长期出现股债反向走势,并非股市债市自身涨跌引起对应市场的涨跌,而是大的宏观环境导致的,比如07-08年,比如18年。

问:“固收+”产品今年大幅扩容,请问宏观背景、行业背景的原因是什么?

邓栋:2018年资管新规,理财净值化转型的加速,投资者必须被动接受资管产品净值化,导致其风险偏好可能被动提升,部分资金或被迫流向波动性较大产品。未来很难再有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也将回归资管的本源,即“承担多少风险,就收获多少收益”。

另一个国内已经进入了一个低利率的大环境,纯固收投资的绝对收益偏低很难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其次是这两年权益市场表现不错,+能够足够好。

问:今年债券市场波动比较大,你是如何看未来债券市场的拐点?

邓栋:今年4月以来债市出现调整,现在仍处于调整中,但风险大幅释放。当前而言,调整后票息收益价值有所恢复,绝对收益价值修复机会或在明年。未来,股债均有机会。

目前债券调整到这个位置,从绝对收益上看是具备一定吸引力。例如:3年和5年的3A,虽然绝对收益不是那么高,但基于当下利率环境而言,收益率还是可以接受的。明年经济和社融有可能会出现拐头,只是下行幅度不一定很大,因为这一波冲上去也能看到位置并不是很高,所以有可能看到20-30bp左右的长端利率的下行。相应而言,3年、5年的3A调整相对于10年的更充分一些。未来债市对于管理人的主动管理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问:近期一些信用事件冲击和调控政策密集,你如何看房企相关的债券?

邓栋:近期的一些事情,引发了市场对于地产的关注。先简单回顾一下,地产的调控其实从去年就已出现。2019年1-4月份地产表现很好,频频出现“地王”,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2019年开年降准,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另一方面是2018年金融去杠杆,资管新规过度下股市跌幅较多。站在开发商的角度,2018年在经济和股市走弱的情况下,开发商博弈会相对放松,因此2019年初拿地较为激进。从而造成了去年四月开始各种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现。这两年可以看到地产调控都有一个特征,土地溢价率提升就会伴随相关调控政策的出台,毕竟土地价格开发成本占比较大。在密集调控政策下,开发商放缓拿地,加速盖楼,19年三四季度我们能看到螺纹钢、水泥、有色等阶段性需求走强,以至于去年下半年工业品出现去库存的现象,也导致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工业品库存降到较低位置。

2019年12月,市场基于补库存的逻辑普遍看好2020年经济发展。但新冠疫情出现,信贷放松,拿地延期缴款政策,局部地区放松预售等因素;地产行业出现一个局部小高峰。随着我国疫情控制,开发商周转速度降低,预售不宽松,银行按揭放款速度变慢,会看到一些开发商资金压力。四季度开发商信用债和非标到期量较大。地产开发面临,到期压力和新增融资难度增加的现状。明年站在谨慎角度,地产信用债短期内是存在一定压力,周转变慢、融资压力变大,局部杠杆较高的开发商压力大,大家可能会对这样的开发商信用债、信贷资产和非标存在一些担心;对利率债而言,站在宏观逻辑上,似乎可能是一个利好,经济受到抑制,融资需求下降对利率下行起到一个正面的作用。

问:怎么看四季度债券市场?

邓栋:今年受疫情影响,债券调整相对较大。怎么看四季度,可以用今年年初看今年的视角去看待,在去杠杆(资管新规)和调地产下,经济不会很强。如果没有疫情,可能今年应该不会出现资管新规延一年的现象。所以,接下来还是一个“消除隐患”的逻辑。经济动能不会很高,通胀也不会很高。四季度可能有一些修复机会,货币政策态度友好,供给压力小,存在一些交易机会。现在看明年不一定是熊市,因为有几个比较重大的因素还没确认。

问:对于永续债投资你怎么看?

邓栋:永续债是今年债券市场一个比较高的热点。过去永续债的出现是企业为了降杠杆和银行补资本。今年出现的问题是资管新规过度期里,永续债这个品种按财政部的规定,发行人记股,投资人也记股;发行人记债,投资人也记债。这个逻辑里,资管新规过度的背景下,过去银行理财买永续债比较多,如果认定是股权有可能存在投资层面的障碍,拿的量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我们看到,今年银行补资本需求较大,企业层面降杠杆想发永续债,但市场消化较难。近期,永续债的收益率近期出现了向上调整,提供了一些机会,怎么去看永续债行业未来的发展,还是需要等监管态度明确,包括在资管新规下银行投永续到底是股、是债、是标还是非标有待明确。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监管对银行和企业永续有一个补充说明文件。当下永续债是有一些压力,但是还是要看后续监管的一些政策和态度。

问:你对于货币政策的判断是怎样的?后面央行是否会降准?

邓栋:央行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今年开年,央行并没有松的迹象,随着疫情出现,不得不松。之后几个月逐步收回来,有几个月收的态度相对坚决。到现在,利率已经高于年初,再收意义不大。我们看到中短端利率上来以后,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较窄,没有什么套利空间。是否会松?需要看一下经济数据和一些宏观大事件。按照现在市场运行情况,大概率是不会有松,如果出现极端事件因素出现扰动就不好说了。那会不会紧呢,以当下来看大概率也不会紧。站在债券的角度,我们认为四季度还是有一些机会。站在利率的角度,当下利率不上也不下,这个票息还是不错的。

问:如何看待一些违约和信用风险?

邓栋:中国和美国有个显著差异,美国无论次贷还是疫情,美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是去修复弱势群体的资产负债表;中国是经济刺激方法,因此我们容易出现流动性分化。虽然今年监管要求多放一些小微,但是大行都是掐尖放贷。造成了我们总体看,流动性分化集中在优势区域和企业。站在信用角度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可能未必是个好事。今年好像看上去违约风险没有去年、前年大,站在流动性分化逻辑下,阶段性流动性充裕,问题暂时没看到,不意味着未来几个月不出现。如果说明年资管新规最后一年,再来一些严格的政策,会存在一些局部的流动性的问题,不说哪个区域或者企业,站在投资的逻辑上,还是存在一些信用问题。

问:到底现在投资要如何做?

邓栋:确实今年各类型资产波动足够大,不看α,看β都够,但是明年这个逻辑是不行的。在流动性没那么宽松的背景下,还是需要进行挑选,包括信用债投资包括股票投资。流动性不松,各类调控政策出台,我认为挑选就比较关键了。投资的分化就是在α上,而不是β上了。明年资产不会有今年那么大的波动,你选对了品种表现会不错。

进入到现在往明年看,大类资产需要配置,在大类资产里面如何选,比如债券,已经跌过了,相对于其他风险资产可能性价比更高一些。债券里面信用债也需要挑选,不是全盘买,应该有一个分化逻辑、行业逻辑等去挑选。有时候投资就是赚钱很慢,亏钱很快。

问:现在考虑中期配置的话,短债还是长债会更加适合?

邓栋:放眼于现在或明年,现在债券是个不错的配置时点。当下来看性价比高的是中短端,因为曲线比较平。超长端10年和30年的利差比较高。中短端金融债同业存单,10年、30年国债都是可以考虑长期配置;信用债只能挑资产等级较高的,较弱的不适合做长期配置。

问:怎么看外资持续进入对债市长期和短期的影响?

邓栋:中国国债纳入富时罗素指数,虽然不是马上纳入,在明年10月纳入,但是意义很大。因为这个指数背后挂靠的被动型指数基金非常庞大,大概有3-4万亿。这样一个资金体量,是比之前进入摩根大通和彭博巴克莱指数影响要大的。意味着被动型资金需要进来,长期来看意义较大。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