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两家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双双被否。10月22日,这两股票复牌后,均遭遇重挫,股价收于跌停边缘。
这两家上市公司分别为联明股份、德新交运,均是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未获重组委审核通过,被否的理由皆为“未充分说明标的资产的核心竞争力、本次交易估值的合理性,未充分披露本次交易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
而这并非偶然。截至10月22日,今年共有14家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被否,被否率20.29%,高于去年全年的被否率16.94%。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今年IPO的被否率不足1%,并购重组的否决率大幅高于IPO的否决率。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在注册制背景之下,较为优质的公司大多会选择申请IPO直接上市,这便导致并购重组可选择的标的质量欠佳,但待以后壳不再值钱了,一些公司还是会倾向于选择被并购重组。
被否前就已备受质疑
联明股份原本计划通过收购关联企业谋协同效应,经营承压的德新交运则是计划通过收购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均以失败告终。
联明股份的这次收购始于今年5月份,拟通过收购武汉联明汽车包装有限公司(下称“联明包装”)100%股权的方式,将联明包装的汽车零部件包装器具业务纳入上市公司体系,与上市公司现有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进行有机整合,从而提升上市公司作为汽车整车制造商配套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交易方案,联明股份拟发行6459.4894万股,向交易对方支付股份对价5.82亿元。而截至2019年12月31日,联明包装合并报表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364.75万元,溢价521.48%。
联明股份预披露交易草案之后,便遭到交易所的问询。交易所就客户重叠、交易定价公允性、承诺业绩的可行性、标的核心竞争力、标的高估值的合理性、标的经营情况等问题,要求联明股份作补充说明。
此外,市场对联明包装核心竞争力是否真的“硬核”、成长能力和财务数据合理性等存有诸多质疑。
5个月后的10月21日,联明股份这一重组案被否。次日,该公司股票复牌,股价低开并一路下挫,盘中多次触及跌停板,最终收跌9.84%,收报10.44元,距离跌停价10.42元仅一步之遥。
德新交运也受到同样遭遇。在重组失败之后,10月22日,德新交运股价以15.37元的跌停价开盘,盘中就在跌停价边缘徘徊,并多次跌停,截至收盘,下跌9.95%,收报15.38元。
德新交运自称,公司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为了保障上市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润增长点。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切入智能制造产业,实施智能制造、道路运输双主业发展战略。
根据重组草案,德新交运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东莞致宏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下称“致宏精密”)90%的股权。以2020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致宏精密100%股权的评估值为7.0064亿元,较净资产账面价值9200.78万元增值661.50%。致宏精密90%股权的交易价格为6.3亿元。
同时,德新交运拟定增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8亿元,用于支付此次交易现金对价和中介机构费用,以及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同时,德新交运拟用自有资金支付部分现金对价。
在德新交预披露交易方案之后,也同样遭到交易所的关注。交易所要求该公司就估值合理性、业绩承诺可实现性、标的公司主要业务情况、标的公司业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等问题进行补充说明。
并购重组被否率走高
上述两家公司并购重组被否,仅是一个缩影,这背后则是并购重组被否率正在走高。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0月22日,今年共有69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上会,其中被否14家,被否率为20.29%;2019年全年共有124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上会,其中21家公司被否,被否率为16.94%。这意味着,今年不到10个月时间的并购重组被否率高于去年全年。
今年并购重组被否的14家公司分别为联明股份、德新交运、铭普光磁、华凯创意、中再资环、宁波联合、普利特、三房巷、风范股份、博雅生物、江丰电子、亿通科技、亿利洁能、紫光国微。
这些公司的并购重组被否的原因,多为未充分说明标的资产的核心竞争力、本次交易估值的合理性、未充分披露本次交易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标的资产权属存在瑕疵、持续盈利能力被质疑等方面问题。
前资深券商保荐代表人王骥跃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并购重组上会否决较多并不意味着政策在收紧,实际审核标准并没有变化。
在近期的并购重组案例中,与前些年忽悠式重组不同的是,更多重组并购案例聚焦主业。对于跨界并购,交易所也在第一时间下发问询函,严格监管、精准监管的态势明显。
IPO热潮高涨,并购重组标的欠优
“今年并购重组的否决率一直高于IPO的否决率,好点的公司大多去申请IPO了,标的质量很难得有好的。”王骥跃称。
也有业内人士对此观点表示赞同,在注册制背景之下,优秀的公司大都选择直接上市,现在上市公司的并购标的质量堪忧。
根据Wind资讯数据,截至10月22日,今年共有436家申请IPO的公司上发审会,其中在发审会上被否的有4家,通过的有407家,11家暂缓表决,8家待表决,6家取消审核。这意味着IPO被否率不到1%,通过率达到93.35%。
在王骥跃看来,上市公司是基于需求而进行并购重组,在当前标的质量欠优的情况下,会对并购热情构成影响,或者延迟并购。
“两三年后,壳不值钱了,一些公司还是会选择将资产卖给上市公司,到时候质量较佳的公司也可能选择被并购,因为直接上市的话减持不太方便。”王骥跃预计。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 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 黄思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