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基金、信托公司高管共议资管行业“大变局”:外资“鲶鱼”到来 机遇与挑战并存

金融市场开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资管行业迎来中资、外资机构“同台竞技”新时代。10月22日,在2020金融街论坛上,来自银行、基金、信托等企业的高管围绕“金融市场开放与资管竞合变局”话题,对外资机构的入场、中资资管机构在当前市场发展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表了看法,并对资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如何看待外资“鲶鱼”的到来?

面对外资“鲶鱼”的到来,论坛嘉宾多持“合作大于竞争”的态度,认为可借此金融开放之机,取外资之长补国内资管行业之短。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黄朝晖表示,中金公司能成长起来,离不开开放的市场为其创造了快速学习外资投资银行技术的环境,所以说,“‘鲶鱼’一进场,我们的水平也会得以迅速提高,外资机构融入中国市场,利远远大于弊”。

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范翔也表示了认同。“金融市场的活跃度和更高质量、更大数量的机构投资者进入资管行业是分不开的”,他指出,中国的资管机构已经是”大高个儿”了,具备与外资机构同台竞技的实力。推动外资机构参与市场竞争,不仅能够推动企业运营效率提高,也有利于促进有效监管,而在这一过程中,合作其实大于竞争,在与外资顶级资管机构合作的过程,也能长期推动中国资管行业的发展。

“金融开放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学会融入和适应”,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磊表示,对信托公司来说,首先是要拥抱开放,借助开放促进自身的转型升级。

“2018年以来,整个资管行业都在回归本源,在促进实体经济、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直接融资、满足小微企业融资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外资机构在金融产品设计、全球化资源配置、证券和衍生品投资方面具备很大优势,这些都是国内的资管机构应积极学习的”,孙磊说。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财富的积累、资管新规的实施以及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一系列变革,共同为资管行业创造了一个发展机遇期,这是一个时代性的大机会”,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刘晓艳表示,在这种背景下,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对中资、外资机构来说都是利好。例如,从公司本身的角度来说,刘晓艳表示,看到公司员工在开放和竞争的环境下得到了快速成长。

黄朝晖更是直言“资管的春天来了”。他表示,在国内市场,资金从房子、车子、存款转移到资产配置的趋势十分明显,资管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改革也和资产管理形成了非常好的良性循环,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直接融资的比重会增加,资产管理规模会增加,存款比重会下降。结合海外市场来看,中金公司判断,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中国的利率会比美国高两个点,GDP增速会比美国高四个点,预计会有越来越多外资流入中国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他表示,外资机构对直接融资熟,中资机构对资产熟,双方合作才能共赢。

来自信托行业的孙磊也表示,过去一年里的资本市场变革给包括信托公司在内的各类资管机构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信托机构来说,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简单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对企业的融资需求来说都是不够的,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的股东以及企业家们还存在产业链融资需求和对并购基金的需求,这些融资需求是传统证券公司和银行无法满足的”他表示,这是信托机构的一个发展机遇,“信托机构可以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产业链投资,通过资本市场找到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赛道,找到有竞争力的企业,跟企业一起成长。”

但同时,资管行业也在面临转型期的阵痛。“如何从非标债券融资的传统思路转向权益类的投研、风控,对信托机构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孙磊表示,一方面是资产荒,一方面是独角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背后拼的还是金融机构对产业、技术和业务模式的认知能力。

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工银理财董事长顾建纲也表示,银行理财面临利率走低和净值化两大挑战,随着疫情、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资产价值波动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同时,从产品和规模角度看,后疫情时代,居民的可分配收入也发生了变化,资管机构需进一步创新以满足居民财富管理的需求。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万放认为,资管行业面临着三大不确定因素。一是战略冲突,包括中美关系变局、局部地缘政治冲突等;二是疫情,疫情的演变、抗“疫"药物的出现、各国的应对举措以及疫情给社会带来的变化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三是各国当前无限度的量化宽松政策,即“如果疫情进一步加剧,量化宽松能否持续?如果疫情改善,未来如何把放出去的货币稳定、准确地收回来?”

资管行业的五大发展趋势

那么,未来资管行业将会如何发展?顾建纲表示,根据工银理财的研究,资管行业有五大发展趋势,一是直接融资比重增加;二是竞争格局变化,中国将产生全球领先的资管机构;三是资管业务边界全球化,包括业务的全球化和机构的一体化;四是业务形态科技化;五是资管市场机构化。

对此,万放表示,在资金端,中国面临的一大痛点就是这一代人未来养老的问题,现在大家都是自己做财富管理,包括投基金、投股票,但从美国市场的经验可以想见,以后把钱委托给机构一定会成为主流,为养老服务的年金类资管产品会大行其道。

“在资产端,今年以来,全球的量化宽松带来负债提升,随之而来的是未来我们将面临巨额的降杠杆。所以,如果现在布局债权挑战很大,资管未来大的布局将是做夹层类和长期股权投资,但这也面临人才、制度、系统等方面的问题”,万放指出。

如何应对变化中的挑战

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金融开放带来的挑战,顾建纲从银行理财的角度出发,认为应把握三个方向:一是要把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循环的大背景下,积极推动银行理财健康发展;二是把握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方向,银行理财要着重提升投研、风控、创新三个核心竞争力;三是把握金融市场开放的大趋势,银行理财要加速向一流资管机构的方向发展。

对于信托行业,孙磊表示,在金融开放的大环境下,中资信托机构首先还是要虚心学习。外资机构对金融科技的应用、专业化理念、直接投资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这和国内信托业转型的方向也是一致的。其次,他强调信托机构应立足本源,满足委托人多元化投资需求。资管新规以后,信托已不仅仅是灵活的投融资工具,家族信托、公益信托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空间。最后,信托机构应坚持创新发展的差异化道路。

“国外资管机构中,贝莱德擅长金融科技,道富专精于第三方清算托管服务,黑石的专长是另类投资、股权投资。信托机构也应该走创新驱动的之路,在新一轮的开放竞争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孙磊说。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杜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