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两度可转债融资230亿,东方财富掌门人的“杠杆”财技

其实是最早一批接触股市的大学生,也是最早一批的股评家,在中国股市萌芽期,他就已经熟稔资本运作。而这样的独特经历也让他掌舵东方财富后通过“杠杆”财技一步步将其发展成国内市值超2000亿的互联网券商龙头。

10月22日,东方财富披露了三季报,营收59.46亿,同比增长92%;净利润33.98亿,同比增长143.66%,创出了2015年的新高。在业绩的利好催化下,股价也扶摇直上,年初至今涨幅近100%。

与三季报一同披露的还有一份158亿的可转债融资预案。而就在今年1月份,东方财富刚发过72.75亿的可转债,并在8月完成转股。如此密集大额的融资均是为了增资旗下的融资融券业务。

此外,与其它券商定增、配股不同的是,东方财富更多选择可转债融资,可转债相对于定增、配股而言更有容易被监管审核通过。此外,实控人也可以通过配售可转债并在二级市场上减持赚上一笔。

对于公司而言,从二级市场上得到资金;对于实控人而言,自己配售后仍然可以通过二级市场抛售赚上一笔,一举两得。

纵观东方财富的发展史,相当于一部并购、增资“加杠杆”的扩张史。而东方财富的资本运作或许与掌门人其实(沈军)有着莫大的关联。

其实的“杠杆”财技

2005年成立,2010年创业板上市,创立短短5年,公司便登陆资本市场,这样的故事发生在其实身上并不惊讶。更惊讶的是,通过11年的时间,他将公司的总资产规模翻了近300倍。

2009年东方财富的净资产仅为2.73亿,2010年上市后净资产大增至16.13亿,随着2015年44.05亿的定增,东方财富的净资产再次大增至81.77亿,此后2016年39.76亿的定增,2017年的46.21亿的可转债,2020年1月的72.75亿可转债的转股成功,东方财富的净资产拾级而上,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东方财富的净资产扩张至318.33亿。11年的时间,净资产扩大117倍。

同样,总资产也从2009年的3.21亿扩张至2020年三季度末的901.17亿,总资产扩大281倍。

相对于净资产和总资产的扩张幅度,净利润的增长稍显逊色。2009年的净利润为0.72亿,2020年三季度末的净利润为33.98亿,净利润仅扩大47倍,远低于净资产和总资产的扩大幅度,而这样的业绩还是在今年股市走牛的情况下取得的。

从2010年上市到目前,东方财富通过3次增发,2次可转债发行,累计从市场融资216亿,再加上此次158亿的可转债预案,其融资额将达到374亿。而其10年间分红11次,累计分红仅为9.17亿,连融资零头都没有。

10年融资216亿,净资产为318亿,扣除分红,融资仍然占目前净资产的比例超过60%,而这样的杠杆“财技”幕后是其实。

幕后掌舵者其实,最早的股评家

其实,原名沈军,199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在大学时代就开启股民生涯,而且彼时沪深证券交易所刚成立。其实可以算是国内最早的一批股民。

毕业后的其实第一份工作在期货公司。后于1996年参与创办上海世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次年又创办了上海第一家证券类专门学校“世基证券培训学校”;同年还与四川日报合办了《四川金融投资报》证券版。

1998年,其实成为国内第一批注册证券分析师,他的名字与股评文章,频繁出现在各类财经报纸上,也成为电视台、广播台的座上宾。其实应该算是最早的一批“股评家”。可见其对资本市场的熟稔。

2005年,其实带领创业团队在上海创办了东方财富网,开始跻身于网络财经信息服务业行列。2010年3月19日,东方财富成功登陆创业板。其实也完成了从股评家到企业家的转型。

东方财富的首发价格为40.58元/股,上市完成,总股本为1.41亿股。上市后,其实、陆丽丽、沈友根的持股比分别为28.04%、3.43%、3.36%,合计为34.83%。陆丽丽是其实的妻子、沈友根是其实的父亲。以此计算,上市挂牌前夕,其实一家三口的持股财富约为19.93亿元。

上市10年来,东方财富先后实施了10次送转股,其股本扩大了61倍。目前,公司总股本为86.13亿股,总市值2247亿。按照10月22日后复权的股价1183.63元计算,股价翻了29倍。

截至10月22日,其实一家三口合计持有公司25.54%股权,持股财富为574亿元。较期初财富增值29倍。

东方财富之所以能从一家市值不足百亿提供信息服务的金融企业转型为市值超2000亿的互联网券商龙头,离不开其实的并购和增资扩股。

定增并购,发债融资“押注”融资融券

作为一家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的企业,东方财富的净利润并没有太大的想象空间。

上市第一年,东方财富的净利润便从2009年的0.72亿下滑至2010年的0.67亿,2011-201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07亿、0.38亿、0.05亿、1.66亿。在不稳定的净利润面前,资本市场也选择用脚投票,在2011-2012年间其股价一直下跌。

或许是看到了提供金融服务的天花板,其实开始着手并购,最大的并购便是拿下证券牌照。

2014年12月17日晚,东方财富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东方财富(香港)有限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收购宝华世纪证券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价格将不得高于1300万港币。

2015年2月12日,公司与宇通集团签署意向书,拟以30.83亿购买宇通集团持有的西藏同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信证券”)70%股份。同年3月20日,公司拟以13.21亿购买西藏自治区投资有限公司30%的股份。

交易方式是东方财富将以28.53元/股的价格,向宇通集团和西藏投资发行1.4亿股至1.58亿股筹资用于购买两者的股份。

受收购券商牌照消息刺激,4月16日复牌后,公司连拉11个涨停板,市值从548亿直接涨破千亿。

在牛市的推动下,2015年证券公司的盈利得到爆发,东方财富的净利润在同信证券的提振下由2014年的1.66亿增长到18.49亿,如此高的净利润直到2019年都没能超越。

证券行业的属性决定了其扩张就需要不断的增加资本金,而其自身的业绩又与市场的走势高度相关,再加上市场上竞争者尤甚,作为一家偏居西藏的中小券商,东方财富必须另辟蹊径快速杀出重围。

而东方财富选择的便是低佣金“价格战略”和融资融券业务。融资融券业务需要足够多的资本金投入,但靠自身盈利积累较为缓慢,为了快速扩张,其实通过二级市场融资“杠杆”来扩大自身净资产规模。

2016年5月,东方财富通过增发A股募得资金39.76亿,用于增加证券公司资本金。2017年12月发行46.21亿可转债,转股后用于扩展信用交易、证券投资等业务规模。

2020年1月,东方财富再次发行72.75亿可转债,将不超过65亿元投入信用交易业务,扩大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将不超过5亿元用于扩大证券投资业务规模。时隔仅10个月,东方财富再次抛出158亿元可转债募资。其中,将不超过140亿元投入信用交易业务,扩大融资融券业务规模。

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东方财富的融资融券利息收入分别为1.38亿、3.81亿、5.91亿、7.74亿,年复合增速超65%。此外,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公司2019年经营业绩排名情况》,东方财富证券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排名由2017年末的第42名上升至2019年末的第20名。

在资本金不断得到补充的情况下,东方财富的两融业务发展迅速。不过随着竞争的加强,部分券商的两融业务纷纷“爆雷”。

2018年,方正证券计提资产减值主要是受到两融业务影响,全年计提金额4.7亿。同年,太平洋证券因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违约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就高达9.59亿元。

choice数据显示,截止6月30日,39家A股上市券商累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13.07亿元,较去年同期(57.52亿元)增长96.58%。其中海通证券以29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高居榜首,同比增长173.81%;中信证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0.25亿元,同比增长290.03%。而信用减值中大部分是两融业务造成的。

东方财富如此大手笔的“押注”融资融券业务,在两融业务频频“爆雷”的情况下如何做好风控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