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有没有真正的造园家?郭丽文:三重境界方能明心见性

对于现代人来说,社交平台似乎已成为一种神奇的“存在”,总能“刷”到乐见事物。如在人们追求生活品质、需求精神文化表达方式上,园林、建筑设计相关的视频流行起来,满足众人对自然的向往,更是出现许多有“专业性设计”标签的达人……

然而,社交平台上的设计达人是真正意义上的造园家吗?当代有没有真正的造园家?带着这一问题,走访刚刚完成“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作品的主设计师郭丽文,找到了一些答案。

\

造园非一朝一夕,园林设计是场漫长修炼

如果从囿的出现算起,中国园林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才成就了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充满意境、独居东方特色的园林景观。真正意义上而言,园林是奢侈品,是建立在物资文化基础上的精神文化的高端消费品。园林又是生命空间,是士绅的生活空间,是集建筑、园林、古建、传统桥梁、植物、绘画、风水、诗词、哲学、盆景、材料、民俗等艺术综合空间。对于造园家来说,造就一园需要耗时耗力耗财富,古时造园家正是为士绅们描绘出了一座座精神家园。

由此可见,造园非一朝一夕之事,造园家在真正设计园林前历经的漫长修炼是常人难得所知的。正所谓“问道远离尘,泼墨山水间”。造园家之所以“一笔一墨”就淋漓出高古清静的山水韵味,这背后有着重要修行。

\

在郭丽文看来,给造园家前缀一个悟道与问道的标签是有必要的。因为技、术、道是造园家的三重境界。悟道的造园家究竟是什么境界,沈复的《浮生六记》中有一段描述:园林为什么如此之奇妙,其原因就在于“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用人工方式去营造一个自然世界,它既不是一种完全的控制,也不是一种全然的放任,而是处在与自然之间的对话,这是中国文人独特的园林观。

造园家之所以重要,是在于它不是简简单单的撷取自然之物,而是凝练了人的情怀。造景施技,造园问道,造园家则需要问道自然。可以说,每次造园都是一展胸中块垒所进行的自然问道,人文求索的艰辛苦旅。

三重境界参悟修行,造园方能明心见性

正如郭丽文提到“技、术、道”的三重境界,造园家的参悟修行之旅非常人想象那样简单,也并不是仅停留在设计或视觉层面。郭丽文表示,造园家首先应该是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筑方圆。中国人造园的目的是陶醉与欣喜,基本上是智慧与技术的艺术。中国园林其实就是一个三维空间,和中国画一样是主观表现的,所以想当一名造园家,至少要是一名画家。建筑、园林、古建、传统桥梁、植物、风水、诗词、盆景、材料、民俗等等,造园家可以完美的诠释什么叫技多不压身。

\

对于“术”的修炼,对造园家而言更是人生的洗礼。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一定程度上,园林的内涵是中国文化退守江湖后最终的精神家园。中国的园林,它既不是完全的人工营造,也不是最小干预的自然,更多地是以比较轻松的方式,超脱于这种对立语境,呈现出另外一种思考,升华至近乎于道的造园家境界,需要造园家亲身体悟而非言。恰如沧浪亭园主苏舜钦《沧浪亭记》中的描述:“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这表明当性格被世俗因素压抑之后,就需要通过一些其他的外物将它消散,只要身体舒服了,精神上就会感到愉悦,造园家需要这样的人生修炼。

郭丽文分享成,真正的造园家都十分理解,园林是难以用精确设计规则来度量的。如园林中一条小径可以度量,但一条“弱径”、一条“斜径”、一条“幽径”如何度量呢?它不仅仅是园林中一条小路,更是表达中国人一种哲学状态和人生感觉,这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哲学。这是“术”的境界,也是初窥造园家的门径而已,郭丽文刚刚迈过了这一境界。

\

“道”或许是造园家最终是一种哲学。常言之“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造园家学礼、悟道、参禅方能在一方小空间中营造容纳大千的精神世界。“静漠道人”是造园家郭丽文另一重身份,参悟造园家真谛,对造园家精神与培养的传承成了郭丽文下一段人生旅途的坐标与方向。造园家几近乎道,以一人手筑一园,了一生寂与繁华,终以一事成道,对真正的造园师来说,这正是他们明白的造园哲学。

由此不难看出,造园家只有披肝沥血,才能成就园林大观,而师法人文自然之道,才能为园林注入血肉生命与灵魂,让山与水、文脉与人气交流而灵动,达到园林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既隐于山水间又不脱离繁华的诗意栖居。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的成功诠释了新时代的造园家的诞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