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向洋: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引领大湾区新高度

导读: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袁静娴/文 钟华登/图 任何时候、任何挑战都可以通过创新走出自己的道路。11月1日,在五洲宾馆举行的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理事长、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表示,面对老龄少子化...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袁静娴/文 钟华登/图

“任何时候、任何挑战都可以通过创新走出自己的道路。”11月1日,在五洲宾馆举行的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理事长、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表示,面对老龄少子化趋势、人口红利减退、产业链重组等带来的挑战,必须要通过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为代表的数字生产力,才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而人工智能是赋能所有产业,推动数字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一环。

“真正的智能离我们还很远。”在演讲中,沈向洋首先向大家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的看法。沈向洋表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为代表的感知智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认知智能仍是目前的短板和下一代AI科技的关键。“懂语言者得天下,下一步我们应该注重自然语言处理,认真对待人工智能认知模型自然语音处理带来的机会。”沈向洋说。

发展人工智能,离不开人才。数据显示,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800万,其中有一半是理工科生。“如何把这些学生培养成非常优秀的工程师或研究性人才?”沈向洋认为,至少要具备两项技能,一是个人技能,如读论文、做实验,二是团队合作精神。

回顾过去40年中国科技取得快速发展的原因,沈向洋认为离不开互联网和开源,互联网让国人最快地看到了世界最新的消息,开源则让科研工作者们可以在前人的肩膀上做得更高更远。

“未来,开源仍然很重要。”而中国的开源该怎么做?沈向洋指出,开源是文化的问题,我们的工程师、科学家要不断进步,既要建设自己的平台,也要和国际平台接轨,从以前的抄代码发展到贡献代码,甚至未来能引领代码,走出一条自己的开源道路。

沈向洋特别提到,近期,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已正式成立,并聚集了一批来自产业界和学术界的世界一流科学家和工程师。接下来,研究院将聚焦几个大的研究方向,比如以智能制造业为代表的“蓝领”人工智能,以提高企业效益流程自动化为代表的“白领”人工智能,以金融科技、信用经济为代表的“金领”人工智能等,在深圳打造更多数字经济产业,引领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经济发展走到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