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什么时候实施?全面注册制对股市的影响

1月20日,发行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科创板开启增量试点、创业板向存量市场延伸,进而在全市场全面推开的发行注册制改革,既是我国市场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内在运行基础的里程碑,也是资本市场开启高质量发展征程的崭新起跑线,更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关键跑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是“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展望,牵稳注册制改革的“牛鼻子”,拓宽入口提升直接融资比重、稳步推开注册制改革、全面推进各项基础性制度改革优化,无疑是资本市场重构内在运行基础、再造市场发展新生态的关键抓手和核心举措。

拓宽入口 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发展直接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随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成功落地,创业板、新三板综合改革相继推出,我国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出现显著增长。“十三五”时期的新增直接融资规模达38.9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3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认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我国资本市场一直肩负的重要使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过程也就是金融脱媒的过程,而金融脱媒是未来中国金融结构性变革的重要趋势。

在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涵看来,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推出,让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和价格发现机制得到了显著优化。

证监会主要负责人指出,“十四五”时期,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目标,强化资本市场功能发挥,畅通直接融资渠道,促进投融资协同发展,努力提高直接融资的包容度和覆盖面。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保持资本市场健康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拓宽市场“入口”,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将是全面推开注册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据悉,监管部门将科学保持IPO常态化发行,统筹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准确把握各个板块的定位,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不断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进一步完善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的试点安排,优化发行审核与注册的衔接机制,促进科创板、创业板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主板(中小板)、新三板注册制改革,并按照注册制要求,改进新三板公开发行及转让制度。

总结试点经验 逐步向全市场推开

股票发行制度是资本市场最根本、最基础的制度,发行注册制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2018年11月,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宣布启动,此后注册制改革确定了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再到全市场的“分步走”路线图。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成功落地,较好地发挥了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创业板作为存量市场,试点注册制也实现了良好开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实施后,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改革效果符合预期,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的条件逐步具备。

注册制改革关乎资本市场发展全局,意义重大。记者了解到,监管部门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学习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保持定力,循序渐进,扎实稳妥推进注册制改革。下一阶段,相关部门将加强对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各项制度规则运行情况的评估,深入总结试点经验,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研究制定全市场推广注册制实施方案,选择适当时机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同时,将着力构建有利于注册制实施的监管体系,转变理念,优化涉及全市场各环节、涵盖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管机制,加快监管职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