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鼓励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平安养老险作为险企转型发展与服务创新的代表,在行业内首推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俗称“惠民保”),至今已有6年的经验积累,并在全国范围内践行推广,确立了先发优势。
全国首创,“惠民保”扎根深圳
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保险渗透率较低。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仅为4.3%和430美元,在全球的排名分别排为第38位和第46位,行业可挖掘潜力巨大。城市普惠型医疗保险“惠民保”的出现,顺应了保险业发展趋势和中国居民的需求。
据了解,由深圳市政府首推、平安养老险承保的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项目2015年开始运行。这是全国范围内首家试点“惠民保”的城市和项目,体现了“政府主导型商业健康保险”模式的成功探索与创新。该项目特点是政府主导、商保承办、自愿参保,不增加当地财政、医保基金支出压力,减轻了大病患者医疗负担,显著提高了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覆盖人群广、保费价格低、保障金额大等特点体现了创新普惠的产品特性。截至去年,参保人数已达780万人、覆盖超60%的深圳基本医保参保人,理赔受益人数超10万,成为防止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让“惠民保”恰如其名,真正惠及人民。
作为当地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平安养老险推出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体现出强大的模式创新与产品创新能力,填补了业界空白。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民、保障基本的基础上,平安养老险深圳重疾险项目精准定位,重点保障了大病发生后的高额医疗费用,并增加医保目录外特定高额药品的用药费用保障,不限制参保年龄、不限制既往症、无等待期、无健康告知,用锐意创新提升服务水平,惠及千万市民。
多地推广,行业迎规范发展
如今,快速奔跑的行业进入规范运作时代。据统计,2020年已有近百个城市落地城市定制医疗险,呈现出“多点开花”新形态。保障已惠及超过2600万人,总保费收入超过10亿元(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保险发展报告(2020)》)。但是,随之而来的缺乏必要数据基础、恶意压价等行业风险与痛点也亟需规范。去年11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
意见稿拟全面规范“惠民保”。作为首家开创该模式的险企,平安养老险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定制产品保障、拓展服务范围,推动构建业界新生态,迄今已在全国几十个城市成功复制惠民保模式,包括多个省市级项目,积累了业界最长的项目经验,始终走在“惠民保”创新服务的前列。
针对地方特色提供定制化保障,是平安养老险推动项目在各地实施的关键之一。据悉,在佛山市政府指导下推出的“平安佛医保”,实行零门槛投保,报销最高可至 239.6 万元,有效解决参保人自费医疗项目负担过重的问题。佛山某客户因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医疗费用高达133.6万元,“平安佛医保”补偿 43.17 万元后,再加上基本医保等,治疗费用显著减少了67.8%。
除了突出的定制开发能力,平安养老险的优势还体现在专业和技术两方面。有专家认为,惠民保的精细化运营离不开地方大数据的计算支撑,随着落地城市的不断增加,考验着该模式的可持续性与金融科技服务能力。平安养老险依托长期积累的客户数据,能够确保低费率、高保障的惠民保业务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平安养老险通过建立起配套的医保系统对接、商保公司系统对接、健康服务系统对接等开放式协作系统,率先实现普惠医疗保险的住院理赔一站式即时结算。
作为补充医疗保险的新模式,惠民保的创新探索还在路上。作为首家承办的平安养老险被寄予了更多期待。 “公司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国家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百姓实现‘病有所医、医有所保’,也将‘家家有平安’的美好祝愿带到千家万户。”平安养老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甘为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