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过后,韩国食品价格迎来了新一轮全面上涨,引发社会各界的担忧。央视财经特约记者在韩国京畿道水原市的一家传统市场了解到,蔬菜价格涨幅较大,其中大葱的价格涨幅最大,已经比上个月翻了一倍,而西红柿、洋葱的涨幅也到达80%以上。
不仅是蔬菜,大米价格也不断走高,截至本月19日,20公斤一袋的大米零售价约合人民币330元,相当于每斤8.3元,同比上涨近两成。在各种原材料上涨的影响下,韩国不少食品企业也开始提高旗下产品的定价。韩国最大食品企业希杰第一制糖表示将从本月末起将速食米饭的价格提升9%;另一知名罐头品牌则将旗下的人气鱼罐头产品提价三成;多家连锁汉堡店、面包店也表示,将在月底前完成对旗下大部分产品价格的上调工作。同时在禽流感疫情的不断发酵下,韩国多家炸鸡店也因肉鸡供货不足而准备涨价。
有韩国经济学专家指出,尽管食品价格不断上涨,普通人的收入却在原地踏步,将会导致民众的消费能力下降,减缓韩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对此韩国政府也表示,将于近期向市场追加投放6万吨储备大米,并积极扶持国内菜农增加蔬菜产量;同时视粮食价格上涨情况,减轻部分农作物进口关税;通过灵活的应对方案最大程度保持物价稳定。
商务部官网消息,韩联社2月19日报道,受寒流、禽流感、国际油价上涨等因素,以农林水产品和石油产品为中心的生产者物价连续3个月上涨。
韩国银行1月19日透露,1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为104.99(2015年水平100),环比上涨0.9%,连续3个月呈上涨趋势,同比上涨0.8%。
农林水产品物价环比上涨7.9%,为2018年8月(8.0%)以后2年零5个月以来的最大涨幅。畜产品和农产品分别上涨11.8%和7.8%,特别是大葱(53%)、南瓜(63.7%)、鸡肉(42.8%)、鸡蛋(34%)、洋葱(29.5%)、黄花鱼(33.6%)、石斑鱼(47.8%)等涨幅较高。
工业产品物价环比上涨1.0%。柴油(9.7%)、石脑油(14%)、汽油(7.5%)等煤炭、石油产品的涨势明显。
服务业生产者物价环比上涨0.5%。金融、保险(2.3%)上涨幅度最大,运输(0.7%)、信息通讯·广播(0.7%)也有所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