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月26日表示,延迟退休问题相关改革方案正在具体研究当中。这意味着,受到全社会关注延迟退休政策又有了新的进展。
据了解,中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一定程度上已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近年来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讨论屡见报端。
去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自此,延迟退休被提上新的政策议程。
26日,时代财经专访就业与社会保障专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进。她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延长退休年龄能够明显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人口减少问题,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封进建议,可以先考虑把中国女性的退休年龄延迟到跟男性一样。“这样做既可充分利用目前女性健康和教育这两方面的人力资本,也有助于改善性别公平。”
此外,舆论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延迟退休是否会对年轻劳动者的就业机遇造成影响。对此,封进认为,从动态的眼光来看,渐进式延迟退休不会明显增加劳动力供给,反而有助于提高年长劳动者的收入和消费能力,进而促进消费需求和就业增长。
时代财经:中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低于国际普遍年龄,这样的设定是出于哪些原因?
封进:中国的退休年龄是指城镇职工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目前的这个年龄是1951年定的。那个时候国家沿袭了前苏联的做法,采取强制性的退休制度。
其中女性退休年龄尤其早。考虑到当时的生育、营养和卫生条件,这样做是希望给女性更多的福利。另外,当时预期寿命也是比较低的——1951年时只有不到40岁。在那个年代来看,这样的退休年龄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从那以后,我们的预期寿命都在延长。其他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养老退休年龄也都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而延长。但中国在1951年定的制度则一直延续到今天。
所以,随着预期寿命延长、受教育程度提高、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以及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延长退休年龄。
时代财经:目前中国劳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究竟如何?从国际经验来看,延迟退休能否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影响?
封进:按照国际标准,我们国家从2000年就进入老龄社会了,也就是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65岁以上人口达到7%。
过去这20年间,中国老龄化程度是进一步加深的,这个趋势基本上不可逆转。一方面,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 2020年已经达到77岁;另一方面,生育率一路走低。一些预测也表明,往后中国的人口会出现负增长。
但是,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来看,通过提高生育率来缓和人口老龄化,短期内是很难做到的,基本上没有特别成功的经验。
延长退休年龄,对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减少以及减轻社会养老负担,有特别明显的作用。延迟退休年龄,相当于劳动力供给增加,对养老基金的平衡也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所以,各个国家实际上都在采用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