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消费数据洞察:这届“后浪”会为什么买单?

消费的趋势,来自消费人群的变化。

“Z世代”青年的成长过程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持续加大且加重,目前“Z世代”的消费行为已经成为了社会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

为了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Z世代的消费情况,艾媒数据中心(data.iimedia.cn)依托艾媒咨询集团旗下草莓派调研系统上新了人群消费洞察数据,覆盖Z世代、职场人、老年人、大学生、妈妈群体,且更多群体消费数据还在持续更新中。

“ Z世代”是谁?

“Z世代”是指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人,即我们常说的00后,按照美国的世代标准划分,80后和90后被称之为是Y世代,而95年之后到00年的则是被称之为Z世代。

“Z世代”接棒“消费担当”

Z世代是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他们通常不畏权威、追求社交认同与自我实现、愿意为知识以及喜欢的一切付费。

2018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Z世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9%,贡献了40%的整体消费(腾讯2019年数据)。随着Z世代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Z世代正逐渐成为带动消费增长的主力军。

Z世代消费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偏好社交性,Z世代往往会因产品附带社交属性提升粘性,喜爱种草,分享经济,用消费行为交换“社交货币”;第二,Z世代常以精神消费为驱动的实体消费,接受高溢价,更愿意为兴趣买单,更喜欢情感代入感强的产品,如明星周边、IP手办;第三,颜值即正义,在Z世代中,对于颜值的追求,不仅在自身颜值的塑造上,也体现在消费的方方面面。

“Z世代”有哪些消费习惯?

如今,已经到了必须看懂“Z世代”的时候,从他们的消费习惯可以发现一定的规律。

出行方面,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人对不同出行方式的偏好,既符合日常的消费主张,又与固有印象不同:他们普遍拥有较强的环保意识。

其中,Z世代对以网约车为代表的新型共享出行方式接受度高于非Z世代。艾媒报告中心(data.iimedia.cn)数据显示,23.5% Z世代用户为网约车高频用户,每周使用网约车的频率为3-6次。与此同时,19.2% Z世代用户每周使用网约车的频率为1-2次,而48.5% Z世代用户不定时使用网约车,有需要就叫。

值得注意的是,Z世代群体普遍对网约车“加价鼓励接单”的接受程度较高。其中41.2% Z世代用户接受5元以内的“加价鼓励接单”,而有39.7% Z世代用户愿意加价6-15元,19.1% Z世代用户愿意加价16-20元。

潮玩购物方面,伴随着消费升级,Z世代对提升生活品质和满足情绪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接纳度更高。在背景下,中国潮玩打开了年轻人的新消费市场,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从中国潮玩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例来看,占比从2017年的11.18%升至2020年的19.74%,预计到2023年有望达到23.03%。

艾媒报告中心数据显示,95后成为潮玩的重要消费用户,占比近4成。其中23.6%的用户可以接受潮玩单价在500元以上,超30%的用户倾向于一次性购买全套潮玩。而对于喜爱的潮玩产品/IP,12.3%的用户表示出新款就会买,这都凸显了年轻群体旺盛的消费力。

食品类消费方面,快节奏生活下,Z世代这类年轻群体越来越偏爱便捷的生活方式,零食和速食产品备受青睐。

艾媒报告中心数据显示,37.3% Z世代用户经常购买快销食品,同时有52.1%的用户偶尔买快销食品,从没买过的Z世代群体占比仅为2.1%。从品类来看,Z世代最常购买的是烘焙零售,其次为方便食品。

值得一提的是,57.3%的Z世代群体购买快销食品是出于“猎奇”心态,而购买便利性、品质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可见,Z世代消费的重心正转向新意、高品质、便利的特征也有望进一步凸显。

Z世代品牌如何发展?

对于Z世代,新的消费理念、消费习惯已经悄然呈现,未来的消费市场中,这种新的消费趋势将会成为主潮流。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品牌都在针对这一群体的消费习惯和喜好,进行转型发展。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要实现这种转变,抓住“后浪”注意力,需做到 “定位精准、风格自洽、融入青年”,让产品保持年轻化。

消费群体洞察,助你“与时俱进”

消费者是市场的核心主题,对消费用户进行立体研究是企业市场进入、产品营销的关键所在。

正在成为主力消费人群的Z世代,他们的消费习惯与偏好,给新消费品牌提供机会,也被商场们仔细研究。而“Z世代”之外,职场白领、老年人、大学生等群体的重要性也将持续凸显,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为更好地了解消费人群,助力企业、品牌“与时俱进”。艾媒数据中心(data.iimedia.cn)通过调查和分析Z世代、职场人、老年人、大学生、妈妈群体、新奶爸群体等多个群体的消费心理以及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帮助客户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消费者的新需求和隐形需求,为客户营销策略提供决策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