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改委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改革的关键作用,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会议强调统筹制定2030年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碳排放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形成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机。随着 “两会”召开在即、“十四五”规划也在加快制定,碳中和政策将成为较长时间的热点议题。业内人士表示,碳中和催生的三大方向投资机会。
事件驱动碳中和相关工作有望加快落实
“两会”在即,深改委会议强调高效、环保、低碳的碳中和行动方案。近日深改委强调贯彻 “新发展理念”,发挥改革的关键作用,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会议强调统筹制定2030年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碳排放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形成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机制。此外,“两会”召开在即、“十四五”规划也在加快制定,碳中和政策将成为较长时间的热点议题,同时市场对于碳排放的理解仍聚焦于低碳的能源替代,而循环再生、节能增效等方向关注较少。
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341.7亿吨,其中中国排放98.3亿吨,分别是紧随其后的美国、欧盟的2倍和3倍。中、美、欧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比重合计为53%,而中国比重达到28.8%。回看中国碳排放较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进一步分部门看,2018年中国电力和供热部门的占比达到51.4%,而将该部分的输出分配到终端部门后,制造和建筑部门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在2020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重申这一目标,还将其列为2021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并提出向调整能源结构、加快碳市场建设、国土绿化等方面推进。随后工信部表示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生态环境部和央行也表示将作出相应的部署。预计3月召开的“两会”将就“碳中和”议题提出具体要求和目标,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有望加快落实。
行业前景清洁能源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2020年四季度以来,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和措施纷至沓来,引发全社会关注。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经济逐步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而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对能源的消耗,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成为全球制造工厂,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核心枢纽地位,衔接上游资源和下游消费需求。
从碳排放的节奏看,2000年起中国碳排放量显著增加,而与此同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因为经济已经实现工业化,碳排放量反倒出现小幅回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向高附加值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下,我国对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重视度明显提升。
从不同行业的碳排放量看,传统高耗能行业,如电力、黑色金属冶炼、运输、石油加工和炼焦等行业的碳排放量高于其他行业,且2020年以来保持增长趋势,相关行业的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需求大。从不同城市和地区的碳排放量看,中西部地区整体高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能源大省的减排压力巨大,如河北、河南两省的碳排放量高出北京、上海数倍,且保持增长态势,相关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