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5日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势在必行关键是“渐进”
带着诸多问题,记者走进天津财经大学,希望通过学者的专业研究,谈清楚延迟退休背后的种种难点问题。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焦培欣开门见山地说:“延迟退休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几乎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2008年11月,相关部门首次提出在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10余年间,讨论声从未停止过,公众在观望中不断提出真知灼见,等待着政策的落地。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再次强调:实施渐进性延迟退休法定年龄,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
为什么要提出延迟退休?焦培欣教授表示:“现行的退休年龄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制定的,近70年没有做过调整。那时我国的人口预期寿命远没有现在这么高,但到了2019年末,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寿命超过了80岁。”寿命在延长,人们首次就业的时间也在延迟。就比如前述的刘女士,1953年出生,1969年就工作了,那时她16岁。而现如今,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至少要23岁,一些高学历集中的行业和单位,职工开始参加工作的年龄更晚,情况更为突出。
假如一位女士23岁上班,以现行政策50岁退休,她的实际工龄只有27年,而50岁时体力和精力依旧旺盛,却要因为“一刀切”的退休制度离开工作岗位,这对于社会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对其个人的养老金也会有损失。
对于公众担心的“老人延迟退休是否会影响年轻人就业”的问题。焦培欣表示:“研究表明,会有影响但很有限。在就业市场,年轻人更愿意做新型产业、新型服务业,而这一些产业是中老年群体并不擅长的,相互之间一定有交叉,但交叉很少。”
- 上一篇: 服务很重要!卡萨帝却将服务做成艺术
- 下一篇: 韩国大葱鸡蛋价格暴涨 韩国食品价格为何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