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股菱电电控688667上市 菱电电控值分析

据交易所公告,菱电电控今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为688667,发行价格75.42元/股,发行市盈率26.1倍。

公司介绍:

一、公司主营和主要产品

(一)主营业务

公司为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 摩托车发动机管理系统、纯电动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子 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发动机管理系统(EMS)包括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和执行 器三个部分。EMS 是以 ECU 为控制中心,通过安装在发动机和整车上的各类传 感器(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等)检测发动机的 相关工作参数,根据发动机控制策略和标定参数,通过各类执行器(如喷油器、 节气门、点火线圈等)精确地控制燃油喷射量、进气量、点火提前角等,使发动 机运行在最佳状态,实现最佳动力输出及驾驶性能、最经济的燃油消耗和符合法 规要求的尾气排放。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作为决定整车油耗、排放、动力性及驾 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发动机系统和整车的核心部件。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技术长期以来被德国博世、德国大陆、日本电装、德尔 福等跨国 EMS 厂商所垄断,制约着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化发展。本公司致力于打 破中国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空心化”的局面,通过研发团队多年持续的努力,成 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实现了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的 国产化。

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本公司是国内仅有的获得汽油车国六车型公 告的两家中国自主电控企业之一。本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自主研发,独立掌握电控系统的控制策略及底层 复杂驱动设计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源代码,具有对电控系统软件平台持续 优化升级的能力。2008 年,本公司使用进气效率模型的软件平台匹配机械节气 门发动机获得成功。2015 年,本公司使用扭矩模型的软件平台匹配电子节气门 发动机获得成功。2018 年 12 月 5 日搭载本公司开发的符合国六 B 阶段排放标准 EMS 产品的车型获得生态环境部公告,为中国市场上第一款获得国六公告的 N1类车型。根据公司在机动车环保网的公开查询数据,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 本公司获得 N1 类(即质量低于 3.5 吨载货商用车)车型公告 2,033 个,占全部 N1 类汽油车公告的 59.58%。在当前国家推行的汽车排放标准由国五升国六阶段,公司匹配已公告国六排 放标准车型的产品显著增多,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开发服务迅速增长,拉动 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大幅上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24,940.35 万元、53,569.48 万元和 76,241.29 万元,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 润分别为 2,028.22 万元、7,984.69 万元和 14,909.36 万元。

作为汽油机电控系统自主品牌企业,公司参与和承担了多个国家 863 科研计 划项目,是工信部工业强基项目“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承担 单位。涡轮增压与缸内直喷汽油机管理系统于 2016 年被湖北省科技厅鉴定为国 内领先,并于 2017 年通过了“强基工程”验收。2018 年,公司承担了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中的摩托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开发。2019 年,公司承担了“基于中国工况的轻型车燃油消耗量比对测试研究”课题研究。公司 2016 年实现了纯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的产业化,进入 纯电动车电控系统领域。基于对油耗法规演变趋势及实现路径的判断,本公司将 混合动力电控系统作为主要研发方向之一,重点研发了油电耦合技术、电机控制 技术和整车能量管理技术,改进了发动机管理平台以适应混合动力车型。本公司 开发了多种结构的混合动力管理系统,包括 48V 微混系统、P2 结构混动、增程 式混动、功率分流式混动,并实现了增程式电动车的产业化。本公司同时掌握发 动机控制、电机控制以及机电耦合技术,在混合动力车型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市场 竞争力。

(二)主要产品及服务

公司提供发动机管理系统、纯电动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以及混合动力汽车 动力电子控制系统三大系列产品以及相关的设计开发及标定服务。公司的发动机管理系统按照使用燃料的不同分为汽油EMS和两用燃料EMS, 按照车型与软件平台的不同分为汽车 EMS 与摩托车 EMS;纯电动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包括 VCU、MCU;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子控制系统包括 EMS、MCU、 GCU、VCU。

各主要产品的具体情况如下:

1、发动机管理系统。

EMS 以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为控制中心,通过安装在发动机各部 位上的各类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根据发动机及整车运行工况,结合控 制策略及标定参数,精确地控制燃油喷射量、喷射时间、点火提前角等,使发动 机运行在最佳状态,实现最佳动力输出及驾驶性、最经济的燃油消耗和符合法规 要求的尾气排放。本公司开发的电控系统主要包括汽油 EMS、两用燃料 EMS 和 摩托车 EMS。

2、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子控制系统。

3、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子控制系统。

4、技术开发服务。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二、行业情况:

发动机或汽车与 EMS 的配比关系为 1:1,因此,发动机、汽车的产量情况反 映了 EMS 的销量情况。混合动力汽车与 EMS、VCU 的配比关系为 1:1,纯电 动汽车与 VCU 的配比关系为 1:1,依据所用电机的数量,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 力汽车与 MCU 的配比关系为 1:1 或 1:2,因此汽车产量也直接反映汽车动力 电子控制系统的销量情况。

汽车电子是电子信息技术与汽车传统技术的结合应用,包括动力总成控制、 通信电子、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的电子系统,其中动力总成控制包括发动机管理 系统(EMS)和自动变速箱控制系统(TCU),分别控制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 通信电子包括音频、视频、车载电脑、车载电话、车载导航等即车载娱乐视听电 子设备、安全性功能包括防抱死系统(ABS)、驱动防滑系统(ASR)、汽车稳定 性控制系统(ESC)、安全气囊、胎压控制,舒适性功能包括底盘电子悬挂系统、 中央闭锁系统、车窗与天窗控制、加热与空调控制、座椅位置调节、自适应巡航 系统(ACC)辅助驾驶系统、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和无人驾驶系统等。按照对汽车行驶性能作用的影响分为车体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载电子系统,车 体电子需要与汽车上机械装置配合使用,直接影响汽车的整车性能和安全性,包括动力总成控制系统 EMS 和 TCU,部分安全性及舒适性功能如 ABS、ASR、ESC、 电子底盘悬挂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ACC)等辅助驾驶系统、高级辅助驾驶系 统和无人驾驶系统。车载汽车电子在汽车环境下能够独立使用的电子装置,与汽 车本身性能并无直接关系,包括通信电子等车载多媒体娱乐视听设备以及部分舒 适性功能如空调、座椅调节、门窗控制等。本公司的 EMS 产品属于车体电子控 制系统中的动力总成控制,电动车的 MCU 与 VCU 产品、混合动力汽车的 EMS、 MCU、GCU 和 VCU 产品也属于车体电子的动力控制。

公司的产品空间比较广阔,汽车行业是规模较大的市场,2018 年至 2020 年 汽车 EMS 产量分别为 2,651.01 万套、2448.16 万套和 2,386.00 万套;混合动力汽 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产量分别为 28.33 万套、21.95 万套和 26.00 万套;纯电动车 控制系统产量分别为 98.56 万套、101.95 万套和 110.50 万套。2020 年,公司汽 车 M1、N1 类车型 EMS 销量分别为 8.14 万套和 42.57 万套,占比较低,未来成 长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