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9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增速触底,2020年疫情后,工业基本盘投资的陆续回升,二季度开始机器人需求迎来高增长;从整体来看,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16.97万台(不含直角坐标机器人),同比增长10.84%,GGII认为,短期内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将呈稳健增长态势,部分细分领域有望迎来高增长,但呈现整体爆发的可能性较校
2013-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情况(单位:万台,%)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2020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实现超预期增长,细分本体产品呈现差异化的表现:
多关节机器人主要以小六轴为主要拉动力,众多厂商均在小六轴产品上发力,主要聚焦3C、新能源等行业应用,汽车行业需求趋于稳健,只有少数厂商有大额的新建投资,整体带动效应有限;中大负载产品需求增长有限。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SCARA机器人受益于3C行业需求带动,增长明显,2020年市场增速在50%以上,部分头部厂商增速超过50%,如EPSON、YAMAHA、台达、汇川等厂商均实现超预期增长。
经历了2019年“价格战”,曾经的低价玩家渐渐褪去锋芒,曾经蛰伏的厂商开始崭露头角,曾经以为牢不可破的市场格局开始显现出一丝裂缝,国际SCARA头部厂商“YES”不可避免将面临新的挑战,该挑战既有来自以发那科为代表的国际巨头厂商,亦有来自以台达、汇川为代表的国产厂商。
新入局者的持续增加,尤其是六轴机器人玩家的入局,无疑增加了SCARA机器人领域的热度,在成本日趋透明的当下,过去单纯的产品销售策略会渐渐失效,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将是各厂商都需要长期补足和提升的能力要素。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并联机器人上半年受食品医药领域的带动,市场增速在20%左右,主要代表厂商业绩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年增速在20%以上。
曾经的“小众”市场逐渐走向“潮流”,虽然各玩家彼此的差距尚小,但以勃肯特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已经在产品创新上取得较大进步,如针对芯片、珠宝、手表等精密部件的理料分拣,推出微米级直线驱动机器人,可以满足更多高精度、高速度、高刚度的应用要求;此外还有协作并联机器人,可以满足多机协作的要求。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协作机器人市场整体增速有所放缓,受到疫情影响,外资厂商增长放缓,国产厂商增速明显高于外资厂商,服务领域受关注度提升,不少厂商在服务领域加大布局力度。总体来看,协作机器人逐渐褪去昔日明星光环,开始真正回归到落地应用与价值创造,市场洗牌或将加速,自我造血能力待提升,资金缺乏还将是难题之一;
相比于前几年的高增长,协作机器人逐渐回归理性,各厂商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产品打磨与迭代上,同时亦在下游应用场景开发上不遗余力。需要承认的是,当前的协作机器人市场基数依然偏小,尚未看到在某个场景上协作机器人的大批量应用,人们的认知里依然认为协作机器人只适合单工位的简单替代,而当前的应用现状往往会成为我们对未来想象的阻碍,尤其是在商业服务上的应用,很显然是被低估的,同时在众多的工业场景中,协作机器人的高柔性尚未真正发挥价值。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为了厘清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脉络,把握市场走向,帮助企业投资决策,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在实地走访大量机器人企业、充分挖掘行业信息的前景下,编制了《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行业调研报告》。
本报告对全球及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市场发展特点、主要产品市场份额、各细分本体产销量情况、各应用领域市场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系统整理了重点企业调研数据、跟踪企业的发展动向,并前瞻性地分析了未来几年(2021.2025年)行业发展前景,对企业提出了发展建议。为企业、投资者、证券公司以及希望投资机器人产业的人士,提供颇具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
版权说明:
本报告版权归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所有,仅供被授权企业公司内部使用,不得扩散给任何第三方使用。
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行业调研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 全球篇
第一章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情况
第一节 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
第二节 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第四节 国外工业机器人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第二章 主要国家及地区工业机器人市场分析
第一节 日本
2.1.1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2.1.2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与规模
2.1.3 代表企业及其核心优势
第二节 德国
2.2.1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2.2.2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与规模
2.2.3 代表企业及其核心优势
第三节 美国
2.3.1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2.3.2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与规模
2.3.3 代表企业及其核心优势
第四节 韩国
2.4.1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2.4.2工业机器人市场容量与规模
2.4.3 代表企业及其核心优势
第二部分 中国篇
第三章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状况
第一节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环境分析
3.1.1 行业政策发展环境分析
1)中央政府行业相关政策简析
2)地方政府机器人相关政策分析
3.1.2 行业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1)人力成本分析
2)投资回报分析
第二节行业技术发展环境分析
3.2.1 技术专利申请情况
3.2.2 国内外机器人技术水平分析
3.2.3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部分 市场篇
第四章 工业机器人市场情况分析
第一节 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
4.1.1 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
4.1.2 工业机器人产值规模
4.1.3 工业机器人保有量
第二节 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4.2.1 工业机器人总体市场份额分析
4.2.2 主要品牌市场份额分析
4.2.3 外资品牌在华竞争分析
4.2.4 国产化情况分析
第三节 主要机器人企业产品
第四节 工业机器人应用情况分析
4.4.1 工业机器人工艺应用现状
4.4.2 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现状
4.4.3 工业机器人应用趋势分析
第五节 工业机器人进出口市场分析
4.5.1 进出口量
4.5.2 进出口价格
4.5.3 进出口区域
第五章 工业机器人本体细分产品分析
第一节 多关节机器人市场分析
5.1.1 多关节机器人销售规模分析
5.1.2 多关节机器人竞争分析
5.1.3 多关节机器人应用市场分析
第二节 平面关节机器人(SCARA)市场分析
5.2.1 SCARA销售规模分析
5.2.2 SCARA竞争分析
5.2.3 SCARA应用市场分析
第三节 并联机器人(DELTA)市场分析
5.3.1 DELTA销售规模分析
5.3.2 DELTA竞争分析
5.3.3 DELTA应用市场分析
第四节 协作机器人市场分析
5.4.1 协作机器人销售规模分析
5.4.2 协作机器人竞争分析
5.4.3 协作机器人应用市场分析
第四部分 企业篇
第六章 国际企业在华业务布局
第一节 ABB在华业务布局
第二节 发那科在华业务布局
第三节 安川在华业务布局
第四节 库卡在华业务布局
第五节 优傲在华业务布局
第六节 川崎在华业务布局
第七节 雅马哈在华业务布局
第八节 爱普生在华业务布局
第九节 那智不二越在华业务布局
第十节 三菱在华业务布局
第七章 国内工业机器人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埃夫特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二节 埃斯顿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三节 华数机器人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四节 卡诺普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五节 广州数控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六节 钱江机器人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七节 配天机器人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八节 珞石机器人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九节 节卡机器人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十节 遨博智能
一、企业经营情况
二、机器人业务布局
三、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四、机器人产业战略规划
第五部分 前景篇
第八章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及建议
第一节 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
8.1.1工业机器人目前的技术现状
8.1.2 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行业政策制定思路及未来规划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行业风险及规避
第四节 工业机器人企业发展建议
附录一:机器人行业相关概念
附录二: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END
- 上一篇: 多机器人协同技术,能否推动智能制造更进一步?
- 下一篇: 人工智能将来真的会取代人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