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股有研粉材688456上市 有研粉材值分析

据交易所公告,有研粉材今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为688456,发行价格10.62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4.67倍。

1、主营业务

发行人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先进有色金属粉体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铜基金属粉体材料、微电子锡基焊粉材料和 3D 打印粉体材料等,是国内铜基金属粉体材料和锡基焊粉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已成为国际领先的先进有色金属粉体材料生产企业之一。有色金属粉体材料是高端制造业的关键基础性材料。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发行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持续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技术迭代,积极拓展产品应用新领域,为客户提供性能优异、质量稳定的金属粉体材料,产品主要用于粉末冶金、超硬工具、微电子封装、摩擦材料、催化剂、电工合金、电碳制品、导电材料、热管理材料、3D 打印等领域,其终端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高铁、机械、航空、航天、化工、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诸多行业。

发行人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拥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设立了北京市金属粉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属粉末工程中心、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先进金属材料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多个创新平台,发起创立金刚石工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粉末冶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 年发行人子公司康普锡威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0 年 5 月工信部下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支持建设金属粉体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复函》,支持下发行人联合金属粉体材料骨干研究、生产及应用用单组建金属粉体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金属粉体材料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以产业化示范线建设带动行业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促进行业间、上下游技术交流、协作与推广。

自设立以来,发行人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汇聚了一批国内顶尖的有色金属粉体材料专家,组建了国内有色金属粉体领域极具竞争力的研发团队,在有色金属粉体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方面储备了多项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发行人逐步在北京、重庆、安徽、山东、英国和泰国等国内外地区布局了产业基地,在国内外有色金属粉体材料市场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发行人铜基金属粉体材料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约 35%,排名国内第一,2019 年总销量约 2.35 万吨,排名全球第二;发行人微电子锡基焊粉材料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在15%以上,排名国内第一。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之日,发行人拥有已授权专利123 项,其中发明专利 99 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 8 项,参与制定修订行业标准12 项;参与编写学术专著 4 部。发行人累计承担或参与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11 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 21 项;发行人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15 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 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 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 项、二等奖 6 项、三等奖 2 项,中国专利优秀奖 1 项,北京市专利三等奖 1 项。

2、主要产品

发行人主要产品包括铜基金属粉体材料、微电子锡基焊粉材料和 3D 打印粉体材料,主要产品介绍如下:

3、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采购铜、锡和银等金属原材料,充分利用公司在有色金属粉体制备和应用方面的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铜基金属粉体材料、微电子锡基焊粉材料和 3D 打印粉体材料等产品,满足下游客户在粉末冶金、超硬工具、微电子封装、摩擦材料、催化剂、电工合金、电碳制品、导电材料、热管理材料、3D 打印等领域的具体需求。公司的盈利主要来自为客户提供各种有色金属粉体材料的销售收入与原材料采购成本及相关费用之间的差额。

2、研发模式公司实施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搭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的研发体系,通过各公司、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集中科研资源,推动关键技术在产品端、工艺端和应用端的创新突破,促进商业化价值的科技成果转化生产,提升公司的核心技术水平。

二、行业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有色金属粉体材料行业是高端制造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的新材料产业。

有色金属粉体材料行业上下游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行业发展初期,高端有色金属粉体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有色金属粉体加工企业研发能力较弱,生产工艺积累匮乏,主要从事产业链中价值较低的加工环节。近年来,国内部分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从而出现以发行人为代表的研发能力强劲的领军型企业。随着行业中更多的企业迈入“研发+生产”的发展模式,产品质量和功能可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拓展了下游市场应用领域,行业整体将从价值链中低端生产环节向中高端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转变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