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以下简称“企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险的“三大支柱”。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养老钱”该怎么筹?这既是年轻人的“远虑”,更是中老年人的“近忧”,关乎每个人的晚年幸福。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保险业及金融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建言,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长远发展支招。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我国面临较大养老压力,目前依旧存在基本养老金面临较大缺口、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等诸多问题。未来保险业要进一步聚焦人口老龄化现象,同时推进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落地和革新,加快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金融业务的发展。
在如何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助力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解决实际操作层面的诸多问题上,多位两会代表、委员以及保险业内专家建议,可以通过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强化养老保险三大支柱间的衔接转换、扩大养老金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加强制度层面的改革与创新等方式,促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快速发展。
养老保险三大支柱目前发展仍不均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已于1999年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9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2.6%。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未富先老”的或有局面将给目前尚未成熟的社会保障机制带来巨大挑战。
为了应对养老保障缺口,相关政府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加快商业健康养老保险的发展》等文件,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快速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从三大养老支柱目前的贡献来看,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和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在养老支出方面占了绝大部分,贡献最大。人社部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第一支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达6.13万亿元,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累计结存2.09万亿元,作为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底,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其中,有19家保险公司出单,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亿元,参保人数4.76万人。
周延礼表示,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三大支柱养老保障制度框架已初步搭建,但目前的发展尚不均衡。一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不均衡。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在三大支柱中占主导地位,承担了大部分国民的养老责任,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二是我国企业年金覆盖范围较小。企业参与率较低,新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和企业数量停滞不前,有相当一部分的职工无法享受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制度推进缓慢,难以形成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有力补充。三是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目前发展仍然滞后。主要表现为规模较小、人均保费较低,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远远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养老保障的多样化需求,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