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四小龙”西进:商汤科技“抢筹”沣西

导读:撰文 | 李娜 编辑 | 简佳 沣西扮演原创硅谷的模样更清晰了。 30日在沣西启动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就明确指向创新港一期为核心,而这个崭新的科创平台目标任务是要打造出一个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在这种大的方向机会下,资本早已先知先觉。3...

撰文 |李娜

编辑 |简佳

沣西扮演“原创硅谷”的模样更清晰了。

30日在沣西启动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就明确指向“创新港一期为核心”,而这个崭新的科创平台目标任务是要打造出一个“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在这种大的方向机会下,资本早已先知先觉。3月18日,“商汤科技西安研究院”正式落地沣西新城,这也代表这家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第1次在西安“布局”。

01

商汤科技“深链西安”

“AI四小龙”尽管都还未上市,但在市场上已经打响了知名度,比如这家商汤科技,成立仅7年,已经成为“国家科技部指定的首个‘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商汤科技的核心技术一言以蔽之即是一系列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包括: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文本识别、医疗影像识别、视频分析、无人驾驶和遥感等。主要应用到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

射程范围也很广,目前仅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已实现实战系统在全国32个省和地区的建设,覆盖率达94%。而这次落地沣西的西安研究院只是一个引爆点,因为据我们的观察,作为新基建运用场景,商汤科技在西安已经实现“多点开花”。

▲图:商汤科技西安研究院在沣西新城正式落成启动

1:融合文旅:西安文旅产业的优势很明显,目前有“先决意识”的企业已经在谋求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商汤科技正在“抢滩”,比如疫情期间打造的“博物馆AI防疫系统”就有效缓解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等的防控压力;应用到昆明池七夕公园的“AI+可视化”管理模式显著提升了公园安全管理能力。

2:智慧交通:在西安地铁多条线路中,商汤科技AI技术已经应用了“脸码互通过闸”无感通行,这种技术运用到医院还可以有效提升通行效率。

3:智能汽车:“追风少年”雷军都官宣下场造智能电动车了,说明这个领域已经孕育了巨大的商业潜能。商汤科技在本土的做法在于“打通产、学、研边界”,比如将与长安大学等高校共建智能驾驶联合实验室。

▲图:雷军要造车

这些投资其实都是“撒胡椒面”,在国内多个城市都已经实现落地,但正如上文提到的,商汤科技的“重头戏”放在了沣西。

早在去年7月份,双方签约的消息已经出现,根据协议内容,商汤科技将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投资建设“商汤科技西安研究院”项目,建设500人规模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院和西北最大的人工智能综合体验中心,与院所共建4座联合实验室,构筑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结合双方在公开场合的发言,我们分析一下商汤落址背后的可能性因素有哪些?

1: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的决心吸引到了商汤,尤其是沣西打造“科学城”、“硬科技小镇”等产业方向与之契合度高,整体产业氛围也利于商汤的长期发展。

2:其西安总经理提到,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必须有大量的人才储备、人才梯队去配合业务发展。交大创新港是不是刚好切题?

3:据了解,省市区包括沣西新城在招引“大雁西北飞”的过程中,本身也有意给到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条件。

同时研究院的落地,对于沣西实现把人才留在本地,培育新经济、支柱产业都将有较大帮助。

02

本土AI“机会窗口”

我们想透过企业去看一个产业。毫无疑问的是,“AI”成为“硬科技八路军”之一后,才在本土迎来了发展的快速通道。

首先,产业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2017年,《西安市发展硬科技产业十条措施》中提到,将强化硬科技八路军“产业招商”,这也为后面优质企业的落地打下基矗

2018年,《西安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出台,提出2021年人工智能上市企业计划达到3家,全市人工智能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2020年,科技部致函陕西省人民政府,支持西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本土“AI”产业发展逐步上升到了“全国话语体系”。

同年11月,《西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方案(20202022年)》发布,指出2022年实现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全国领先。西安有机会在此实现“弯道超车”。

数据也能反映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城市AI榜单排行来看,2018年西安还排在全国第12位,2019年首次跻身前10,2020年已经上升至第7位。

其次,区域既定优势打底支撑。除了政策倾斜以及我们老生常谈的科研人才技术优势之外,人力成本、土地要素成本洼地效应明显等都是西安发展人工智能的核心优势。

但金融棒棒糖也要提示,在《西安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文件中,也直指了当前问题所在。

1:技术优势还未转化为产业竞争力。比如2018年,西安的人工智能科研能力排名全国第7,产业总排名却位居12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土企业未能良好的支撑起高校的科研优势。至于本土高校有多厉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人工智能科研创新能力位列全国高校第一。

2:产业链中基础层与技术层薄弱。2018年数据统计,本土从事计算机视觉、AR/VR、语音识别等技术层的企业仅8家,从事人工智能芯片器件、系统等核心部件研发生产的基础层企业仅4家。这个数字也许有更新,但绝对不会增长太多。

3:缺乏龙头企业引领。结合前两点更直观的理解,目前华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创新研究中心、京东人工智能加速器等一批头部人工智能公司先后落地西安,这肯定是好事,但是我们也要思索,如何培育本土的龙头AI企业?

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随着问题的暴露以及产业地位的抬升,西安“AI”已经迎来了“机会窗口”,我们认为这也是吸引商汤科技等外地龙头来陕的最大原因,毕竟行业先行者嗅到的是最敏锐的市场信息,同时也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共享和最市场化的产品。

另外我们发现,在2017年伊始,“AI四小龙”中的另一位旷视科技,已经选择联手西交大成立联合实验室。

03

沣西加注“科技底色”

上一段落我们大致梳理了省市关于人工智能的相关政策,其实“机会窗口”也给到各区及板块。

2019年沣西新城发布《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其中提到:“以建设中国西部AI科技城为目标,建成以沣西新城为核心的国家级无人系统创新高地,使沣西新城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善、技术水平领先的产业集聚区。”

“到2020年,沣西新城人工智能产业经济规模突破3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到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经济规模突破2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

这种规划安排与沣西新城大的产业布局密切相关,我们曾在《沣西重拾“科学城” 心急抢食“硬科技”》一文中提到过,其正依托一系列“硬科技小镇群”打造出“科学城”,且恰恰是本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且提出互联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硬科技”。

正是这种坚定地“创新基因”,做出了国内首个“空天地海”无人系统特色小镇西工大“翱翔小镇”;中国西部最大的“智慧学镇”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陕西省“保增长”重点支持项目西部云谷。近来沣西在不断地深化这一特色,迎来了许多新动作。

▲图:西交大、西工大、西农集结沣西

1:获得高校支持:随着去年5月,西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落地,目前沣西已经集结完毕3家本土“双一流”高校,未来新城将更大程度的依托“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这种产学研的正向循环是“最佳范本”。

2:加重金融助力:我们曾在《中信广发领投,沣西“小个子”获8家资方力撑》一文里记录过,2020年7月,沣西新城引导基金完成首笔出资,西安交通大学柔性OLED薄膜材料项目成为该基金首个获投项目,这对于沣西私募基金运行是“标志性事件”。2021年,沣西投资公司释放信号,将进一步设立西部科技创新港科创种子基金、“碳达峰”智慧基金、“双链”融合基金等,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3:创新企业加持:在与企业的最新合作中,沣西锚定具有“同类项”属性的朋友,比如陕旅集团进驻沣西“丝路欢乐世界”项目,不要看搞的是文旅,目前陕旅集团正在加速数字化转型,据金融棒棒糖了解,这个投资200多亿的项目,特点就在于科技创新,包括运用AI、5G等技术打造“36小时微度假”智慧景区。

回到文首,最新消息一定被刷屏了,我们想强调的是,备受全省期待的秦创原就位于新城内,相信对于“决心下慢功夫”、“呼唤创新意志”的沣西而言,此刻是最好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