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延迟退休实施原则,体现出政策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定下基调。只有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劳动者实际意愿,延迟退休政策才能得到全体劳动者的充分理解并形成全社会共识。这对未来政策的出台、推进与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综合考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因素,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延迟退休实施原则的确定,透露出延迟退休政策已正式进入到计划实施阶段。而该原则本身的确立,体现出政策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为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定下基调。
我国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纲要实际上已经将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作出了充分的表达。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拓展了劳动期限,也有了延迟退休的必要性。我国当前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的退休政策,制定于新中国成立不久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7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大大延长,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提高到了2019年的77.3岁,城镇居民人均寿命超过80岁。近70年未调整的退休政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健康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多。
延迟退休对延续“人口红利”大有裨益。对于劳动力市场来说,延迟退休意味着将增加数以千万计的劳动力,近20年来一直存在的“招工难、用工荒”等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2012年以来,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开始步入净减少阶段。如果延迟退休,那么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将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劳动力相对短缺的情况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此外,由于人口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劳动者在原有工作时间期限内,实际参加工作的时间有所缩短,通过延迟退休也能够增加全社会的有效劳动时间。目前,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13.7年。通过延迟退休,越来越多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有效工作时间有所延长,对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延迟退休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丰富的老年人力资源,特别是充分利用其中蕴藏的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老年专业技能型人才。众所周知,技能型人才短缺是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但我国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仅为26%,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8%,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过2。事实上,在我国庞大的老年人力资源队伍中,有大量工作经验丰富、知识雄厚和技能熟练的人才,可以有效弥补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不仅如此,老年技能型人才还能够通过“师带徒”的“传帮带”方式,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年轻一代的劳动者。老年劳动力虽然在体力上不及年轻人,但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普遍高于年轻人。尤其对于高学历高技能型的老年人才来说,由于知识与经验的长期积累,其劳动生产效率短时间内并不会随着人体肌能的下降而下降,因此,这种优势互补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减少代际之间的差异,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实现自我价值。此外,新技术新业态的大量涌现,也为老年劳动力就业创业创造了大量的机会,特别是灵活就业方式降低了就业创业的门槛,将使更多老年人力资源跨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