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看部电影、5分钟读完名著?小心“懒人包”败了胃口

“身处互联网时代,经常有声音说浏览减弱了,其实浏览本身并没有削减,甚至拓展到智妙手机时代今后,读图、听书、看视频等也算是广义上的‘浏览’,不少人的浏览量还增长了。”方才以前的周末,华东师范大年夜学中文系传授罗岗与倪文尖、黄平在思南读书会对谈时,抛出一个话题:在留意力经济竞争激烈的时代,为了在更短时光达到高强度的留意力获取,一些浓缩式解读相当风行,类似于3分钟解读一部片子、5分钟讲一本名著……到处可见的“懒人包”式分享,毕竟会不会败了经典浏览的胃口?

罗岗认为,浏览量的增长并不料味着浏览强度的增长,浏览的增长也并不料味着读书量的增长,“这里的读书,更多是指带有传统性质的浏览,看你能不克不及够持续冲破留意力的限度,把本身带出舒适区。”但一些读者或网友已经被“宠坏”,很难长时光集中留意力。他以《指环王》在大年夜银幕重映为例谈到,当时不少人居然跑去豆瓣“打一星”,原因仅仅是认为这部片子“太长了”“不敷爽”。

在他看来,短视频和弹幕的出现,愈发刺激着人们的感官神经,“比如,抖音、快手等都具有强刺激性,几十秒内‘梗’赓续,要抓取网友的留意力。这对经典浏览也提出了挑衅,但这件事依然是有须要的,我们这个世界、我们所面对的人生、对自我的懂得都是复杂多面性的,不克不及依附懒人包解决。”

那么,一代代传播下来的文学经典应怎么读?出到第四版、畅销了30年的《中国现现代文学作品选》,也在“弃旧容新”。1981年第一版曾由钱谷融师长教师领衔主编,自上世纪90年代多次修订,如今新增30余篇作品,收录自1917-2009年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在现现代作品,由华东师范大年夜学出版社推出。

比如,第四版《中国现现代文学作品选》特意收入刘慈欣揭橥在《科幻世界》2000年第7期的《流浪地球》,将科幻小说这一门类纳入中国现现代文学经典。这是对当下社会高潮的理性回应,也是对文学生态的成熟考量。

在倪文尖看来,一代人有一代人对文学的阐释,经典老是被经典的阐释所环绕。但在此之外,他信赖经典有它不变的价值和内核,“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每一代人的20岁肯定不一样,但我信赖20岁时思虑的问题有共通性。”倪文尖寄语中文系学子,欲望他们能始终做“高超的通俗读者”??有科班意识,能冲破“文学爱好者”的天花板。换句话说,就是不仅仅盯着小说情节或好词好句,更要深刻懂得作品内容和情势间“一体两面”的关系。

“我们要找到一种新的文学方法来更好地对接时代,而不仅仅是逢迎。”黄平认为,文化研究不克不及局囿于“象牙塔式”或沦为自说自话,而需始终面向鲜活的、正在变更的时代现场谈话。“假如能找到这种方法,文学就依然有生命力,假如没找到,或陈腐地认为文学就是永恒、自洽的,那么文学很轻易一步步流于边沿化。”

若何冲破人们常说的“信息茧房”?罗岗提示,浏览时不克不及抱着直奔一个“标准谜底”而去,“这就将浏览简单化了,无法对文本展开深层思虑和懂得。大年夜学中文系学子尤其应当去浏览充斥复杂性的经典文本,这种陶冶却令你刷新对待工作的维度和视角,毕生受益。”

他认为,要当心类似“懒人包”“常识胶囊”等速成的贪捷径心态。恰如哈佛大年夜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中间研究员戴维?温伯格博士曾揭橥对“常识胶囊”隐喻的不安??“似乎只要服用了就掌控了常识,等着被豢养并不是一种获取常识的好办法,真正的求知之旅必定包含提问,包含挑衅,而不是将常识视为关于世界无可置疑的真谛。常识永远承诺开放,而非封闭。”

作者:许?

编辑:陈熙涵

义务编辑:王彦

图片来源:出版方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